过度输液不可再“残害”病人 |
![]() |
目前,过度甚至滥用输液的不正常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关注。输液给药多是针对少数危重患者的最后给药方式。别说在门诊诊治常见病、慢性病,即便在病房治疗比较复杂的疑难病,多数情况下也不必输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取消门诊过度输液也是为了维护患者安全。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已有不少医疗机构正在努力改变这一现状,逐步取消门诊输液室。
控制过度输液可从社区医疗机构做起。社区医疗机构的门诊对象多为慢性病患者,即使有少数急性感染患者,其症状也比较轻。社区医生遵循“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的原则,基本上可以通过口服药物、皮下或肌注针剂来满足患者的基本医疗需求。
而这几年,笔者在下社区指导的过程中却看到另一番怪象:无论是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是家庭病床,过度输液的现象都有增无减。这里面,有的是患者主动要求,有的是医生习惯了开大处方,还有的是患者从大医院开了药在社区医疗机构代输。然而令笔者困惑的是,社区医疗机构的输液室常常处于饱和状态,却很难在这里见到重症患者。
如果过度输液在社区医疗机构得不到有效控制,一方面会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会加大医疗风险。因为输液是直接从静脉给药,如果出现输液反应及口服药物不良反应,都会加重病情,甚至造成无法挽救的后果。如果社区医生对此缺乏足够的认识,一旦发生意外往往后悔莫及。宁波某社区卫生服务站就曾发生过一例经青霉素皮试阴性、但在输液中意外发生过敏性休克致死的事故。
因而,有不少社区医生也认为在社区过度输液的风险实在太大,尤其是在设备条件和技术力量不足的机构,滥用输液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社区家庭病床科的医生担心,如果上门为患者输液,而医生又不可能一直守候在患者旁边,换瓶、拔针等事情常需要由家属承担,安全隐患势必更多。因此,对于需上门服务的患者应尽可能口服给药,避免打针,更不宜输液,这不是为了图方便,而是为了安全。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博腾生物与华隆生物达成战略合作,加速MATC细胞药物开发,突破实体瘤治疗瓶颈 (2025-05-13)
- 《细胞·代谢》:心脑相连!华科大团队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诱导血管性认知障碍的新机制 (2025-05-13)
- 真实临床应用证实瑞维鲁胺为内脏转移mHSPC患者带来新希望 (2025-05-13)
- 锐正基因重磅产品和平台亮相2025 ASGCT年会 (2025-05-12)
- 西妥昔单抗β临床Ⅲ期研究发表Nature旗下高分期刊,国产EGFR抗体药物有望改写结直肠癌治疗格局 (2025-05-12)
- Cell:新研究表明乳酸调节人类先天性免疫系统的训练 (2025-05-12)
- 营养不良别忽视!最新研究发现:二十二碳六烯酸(DHA)能帮肝脏类器官保住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蛋白 (2025-05-12)
- 《医疗东西网络贩卖质量治理规范》政策解读 (2025-05-12)
- 数智赋能 南宁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医疗畛域立异利用 (2025-05-12)
- 对于进一步增强窘境儿童福利保证任务的意见 (2025-05-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