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创新中药产业

国家应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创新中药产业

  中医药创新研究是我国最具原始创新潜力的领域。近年来我国中药产业持续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的产业体系,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极具发展优势和市场前景的战略性产业。但是,与世界天然药物的蓬勃发展之势相比,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还相当滞后,面临的形势非常严峻。

 

  国外之所以能够产生如辉瑞这样的国际大型制药企业,最主要的原因是科研投入大。比如辉瑞制药每年的科研经费占销售收入的18%;罗氏制药为20%;默沙东制药为25%等等。而我们国家的中药企业由于起步晚、规模小、资金不充足,科技投入严重不足。我国制药企业分为以研发生产专利药为主的创新型企业和非专利药的普药生产企业两大类,专利中药以其组方或制备工艺创新而获得知识产权保护和独家生产权。

 

  专利药物研发具有成本高、投入多、风险大、周期长的特点,生产专利中药企业也成为我国中药产业自主创新的产业骨干,是带动民族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龙头企业。企业是面对市场、面对应用的最前沿,中药企业的科技创新,能最快地转化为产品为人民的健康服务。以岭药业从2000年至今已获得五项国家科技大奖,这些科技成果均有效地转化为了生产力。

 

  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最具应用价值。因此,国家应在中药产业发展的大科研项目立项上向中药创新企业倾斜。结合我国国情和用药特点,由卫生部会同科技部对我国现有的自主创新中药进行整理,在药理、药效、安全性及药物经济性方面进行评价。目前,《国家基本药物目录》102种中成药中有23种专利中药,这些创新药以其临床疗效确切受到临床医生和患者的好评。

 

  在保障人民健康防治疾病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希望政府在基药和医保目录调整中,把更多的疗效确切的创新药物纳入进来,使创新成果在医疗改革和疾病防治中发挥更大作用。在我国的基药目录中既有创新专利中药产业,又有非专利药,创新专利中药的研发周期一般都在10年以上,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并且上市以后的上市专利大品种,还要继续深度科研,进行质量升级和品种改造,同时一般生产研发专利中药的企业有许多在研未上市新药,已经上市的大品种也要为企业的创新平台和后续新药研发提供费用。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