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中医药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做出了贡献

中医药为促进服务贸易发展做出了贡献


  首届京交会上,中医药专题内容丰富,充分表达了中医药“天人合一”的深厚文化哲学内涵和植根民众、造福苍生的“大医精诚”的医道精髓,同时展示了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形势下,中医药为传播中华传统文化,服务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促进服务贸易发展作出自身的贡献。


  长久以来,中医药在走向世界的道路上阻碍频频,不少业内专业人士指出,在贸易壁垒的遮掩下,文化才是阻碍中医药走向世界看不见的壁垒。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北京同仁堂中医药文化”代表性传承人、北京同仁堂名医馆馆长关庆维认为,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最大的阻力来源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西方的医疗模式是‘征服’。文化的相互不理解和政策上的不对等,包括不理解中医价值观的取向、用西医的标准来要求中医等,让中医在海外寸步难行。所以最迫在眉睫的,就是消除文化上的隔阂和不理解,通过文化铺垫消除误解,用文化拉动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未来发展中医药服务贸易的重点任务之一,便是建设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平台。依托行业商协会等中介组织,建设中医药服务网站等中英文的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实现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此次京交会上,记者留意到一些中医药信息平台已经悄然建起,正蓄势待发,准备大展拳脚。上海国际中医药服务贸易平台,是为适应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建设新要求打造的新型服务贸易主体,通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建立集成中医药服务贸易的信息服务和交易服务,实现线上、线下、国内、国际交融互动。


  服务贸易有跨境提供、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种模式,其中,中医药的跨境提供包括了通过远程技术手段实现的跨国中医药远程教育、远程诊疗服务、养生保健国际咨询和认证服务等。京交会上,不少高科技产品引起了参观者的极大兴趣,其中“机器医生”四诊仪,仅凭声音就能判断体质并给出调理方案的五脏相音辨识仪,寓教于乐的“经络宇宙”、“掌上中医”教育演示仪器吸引参观者纷纷体验。但此番中医药与高科技相结合的有益尝试,为中医药服务贸易,特别是跨境提供远程医疗服务提供了新技术要素,让人们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中医药服务的独特优势、巨大潜力和现代化的发展前景。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