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急需创新给予力量 |
![]() |
为了更好地发展中医药文化,守旧的发展模式已经不能推动文化的发展,急需创新给与力量。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梅颖在太湖文化论坛中医药文化发展高级别会议上表示“创新是中医药文化进步的力量与源泉。”。在6月7~8日举行的这个以“促进人类自然和谐健康发展”为主题的会议上,来自中国中医药界的国医大师、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众多国内外知名学者围绕“传统医学促进人类文化进步”、“融通共进的中西医学”、“传统医学的创新发展”展开讨论。
卫生部副部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局长王国强在会上指出,当前健康观念和医学模式正在发生深刻转变,医学目的也在作出重大调整,总的趋势是更加注重预防、自我保健和生态环境改善,更加注重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从以疾病为中心向以病人为中心发展。而中医药学注重社会环境、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状况及疾病发生发展的影响,注重从人的整体功能状态来判断健康状况和疾病的发生、发展,注重实施个体化辨证论治,注重“以人为本”而选择人性化的治疗方式,注重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防患于未然而强调个人的养生保健,并贯穿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这些都与转变了的医学模式相吻合,与调整了的医学目的相一致,完全符合当今中医药文化的发展方向。
张梅颖表示,当今中医药文化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她提出四点倡议:一是促进中医药文化的传承,要加强中医药典籍的整理,深化基础理论研究;二是推动中医药领域创新,需要与时俱进,吐故纳新,不断总结医疗实践,加强自主创新与传承创新,同时注重吸收现代医学发展成果,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质量标准体系及制作工艺;三是加强中医药文化同其他医药文化的交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四是推进中医药文化的国际化,用国际社会能接受的方式,使更多国家和人民了解中医、热爱中医。
王国强指出,发展中医药,弘扬中医药文化,要坚持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要始终坚持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等核心思想,以此指导临床实践。要认真挖掘整理、努力研究并规范在临床上行之有效的独特诊疗技术方法,加以推广应用;正确把握中医“治未病”理念的精髓,积极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坚持弘扬中医药文化。进一步加快中医药继承与创新步伐,使中医药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际文化交流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特别是要弘扬中医药文化,使广大民众增强自我保健意识,掌握保健养生的适宜技术。要大力开发养生保健的技术和产品,促进形成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努力满足广大民众对中医药保健服务的需要。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