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规划成为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集结号 |
![]()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日前发布《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规划》明确,未来将通过加大投入和建立完善中医药投入保障机制,打造一批知名中药企业。按照中医药管理局的预期,“十二五”期间中药工业将保持年均12%以上速度的增长,2015年中药工业总产值将在2010年3172亿元人民币的基础上,实现超过5590亿元。中药企业业内人士认为,《规划》为中医药事业吹响了发展的集结号,实现将科研成果转变成为治疗大病、慢性病、疑难病确有效验的药物,是“十二五”期间中药创新的重要方向。
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凭借青蒿素相关研究捧得美国拉斯克奖,再一次点燃了人们对中医药创新的热情。但令人尴尬的事实却是,在青蒿素之后40年间,没有出现第二个能与之媲美的成果。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连达在随后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药专业委员会举办的“中药新药研发与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国际研讨会”上表示,中药创新与现实成果之间存在巨大落差。
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认为,可从两个领域寻求中药企业的创新中药的突破。一是有效部位新药。中药有效部位是经过筛选确定的某一中药或复方中的各类有效成分的组合。有效部位新药既具有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作用特点,符合中医药理论;又经过精制,除去无效成分,提高疗效,降低服用剂量,达到化学成分清楚、质量易控的目的,符合中药现代化的发展趋势,是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主要方向。
二是中医药二次开发。教授认为,名优中成药的二次开发是中药创新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是简单的改变剂型或改变工艺,而是应该在“精、新、效、优”四个字上做文章。“精”是指精制,提高有效成分的含量,降低服用剂量,尽可能地将其研制成为有效部位的新药;“新”是指剂型新,即根据疾病治疗的需要,提高中药的制剂水平;“效”是指通过二次开发应提高药物的疗效;“优”是指质量优,即极大提高药物的质量标准,所建立的质量标准能够有效地控制产品的质量,保障中医药药品稳定性和批次间的一致性。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合谋抬价发“国难财”,药企被重罚3.26亿元 (2025-05-09)
- Cancer Res:年龄相关的生物学改变或会促进机体肿瘤扩散 (2025-05-09)
- 新疆兵团“医保钱包”上线 完成跨省共济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