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部门急需探究药企“污染门”的问题 |
![]() |
近日山东富康制药有限公司污染问题被曝光??多年来,这家全国最大溴化物生产企业将提取溴素后产生的污水直接排出。到底药企“污染门”问题出在哪里,媒体就此事采访当地环保局时,工作人员不仅默认且对此表现“相当平静”,而富康药业的一位工作人员更进一步强调:“溴素企业都是这样排放的。”
污水直接排入河道,造成环境污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危害,这样的药企“污染门”屡屡被媒体曝光,一次次刺痛着公众的神经。问题如此显见,各方吁请不止,而药企“污染门”始终是关不上??你方唱罢我登场。到底问题出在哪里,值得探究。让工业污水变成符合排放标准的水排出,据说工序复杂难度大,更需要投入大量资金。恐怕正是如此,一些医药企业为了利益最大化,就不顾直接排污造成的危害,侥幸地将工业污水直接排放。偶尔被相关部门发现了,或许会被罚点款,没被发现,医药企业就能节省大大的一笔资金。这是其一。
其二,纵然排污被罚,罚金大多是点到为止。据媒体报道,山西省环境监察总队对去年国控医药企业超标排污行为进行通报:46家国控企业共出现199次(项)超标排污行为,累计罚款291.7215万元。平均每次(项)超标排污被罚不过是1万元多点。处罚如此之轻,其趋利避害,企业自然就会选择“宁愿被罚,不愿整改”。
其三,由于赢利医药企业能够给地方领导带来政绩,对地方税收做出贡献,同时又能解决当地的就业问题。所以,在发展是硬道理的“挡箭牌”下,一些地方政府往往对污染企业持“宽容”态度,甚至充当“遮阳伞”,“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相关部门呢,由于一些“潜规则”的存在,对医药企业排污表现“相当平静”。有政府“宽容”、部门“默认”,药企“污染门”如何关得上?目前医药行业形成了政府“开路”,企业“自律”,执法“断后”三位一体的良性格局后,关上药企“污染门”才有希望。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张建军/吴佳/朱波团队发现肺癌的“癌前拦截”靶点——TIM (2025-05-11)
-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人类肠道真菌可以逆转小鼠的肝脏疾病 (2025-05-11)
- 《癌细胞》:“上医治未癌”!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 (2025-05-11)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