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欧洲制药巨头纷纷争抢中国药业市场

欧洲制药巨头纷纷争抢中国药业市场

  欧洲制药业目前全球排名第二的地位岌岌可危。目前欧洲的经济正经历自欧盟建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制药业也不能幸免。由于欧洲目前的制度和对制药行业“不甚友好”的政策,欧洲制药行业的销售收入急剧下降,从而导致众多欧洲的制药巨头迁往中国等新兴国家,严重影响欧洲制药巨头在全球的地位。


  与欧洲市场的情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地球的另一端,在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市场上,这些制药巨头们则不断增加投资,新建研发和制造部门,尤其是在中国的增速惊人,施贵宝和阿斯利康甚至把亚太总部都搬到了中国上海。这些投资也给各个药厂以高额回报,从各个药厂的财报中都可看出,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药业市场,增长强劲,已经构成了维持业绩增长的主引擎。


  近年来还有很多有多年的制药经验、甚至有高层管理经验的科学家选择回国。另外,虽然中国的专利保护存在一些问题,然而因为高端专利药的门槛性,有些专利即便流出,中国的本土药厂也无法消化,而跨国同行则不会买,因为会被属地国追究法律责任,这无疑给其专利提供了保护,增加了其价格垄断能力。这也是吸引国外药厂进军中国的两大要素。


  有业内人士指出,各大欧洲制药巨头在中国狂飙突进的同时,很多本土药厂多年以来依旧只能局限于国内市场,做低端的仿制药。苦于同质竞争和恶性价格战,中国企业的研发投入仅为其销售收入的1%(国外企业多在15%以上),并且缺乏创新药物的研发能力和开发链,相比于印度,国内对于药企“走出去”的政策和资金扶持实在太弱了,而且目前某些不必要的监管,也使企业为此付出一些成本,成为企业的掣肘。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