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 > 老龄化加剧医疗器械产品需求上升

老龄化加剧医疗器械产品需求上升

  今年8月,卫生部部长陈竺在“2012中国卫生论坛”上指出,“到2020年,我国卫生总费用占我国GDP的比重将达到6.5%-7%”--这意味着医疗行业再获长期利好。2012年7月,全国老龄办发布的老龄人口调查和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1年年末,全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已达1.8499亿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7%,比去年增加0.4个百分点;8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中国城市发展报告NO.5》显示,我国城镇化率首次突破50%关口,城镇常住人口超过农村常住人口--城镇化、老龄化的加快,将使医疗服务、药品、医疗器械等行业长期受益。相对于药品行业而言,医疗器械产品、医疗服务行业起步较晚,成长性将更为突出。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仅占全国医疗卫生机构总数的7%左右,却承担着全国近60%的诊疗量。2012年1月,科技部发布了备受瞩目的《医疗器械科技产业“十二五”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设备配置水平偏低,存在功能少、性能低、不好用、不适用等问题。“十二五”期间,我国将重点发展基层卫生体系建设急需的普及型先进实用产品,以及临床诊疗必需、严重依赖进口的中高端医疗器械产品。


  2012年上半年,商务部对家电下乡政策效果开展了评估,并表示将制定医疗器械产品“下乡”政策方针。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表示,伴随着新医改的推进和国家对农村医疗市场的网络建设,农村医疗器械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农村医疗器械市场最主要的推力是政府资金投入--由于农村地区相对贫穷,只有加大对农村医疗市场的投入,基层医疗机构才有能力购买医疗器械。


  农村医疗市场适用的医疗器械产品有哪些呢?华泰联合证券医药研究员胡骥分析认为,低成本、高性能、普惠型数字X线机、彩色超声成像仪、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监护仪、除颤仪、呼吸/麻醉机、血液净化设备等是当前基层急需配置的医学装备。


  外资企业对基层医疗市场垂涎已久。GE医疗的“春风行动”已组建数百人的营销团队深入基层,其他跨国企业也有相应举措。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资企业“下乡”有一定难度。毕竟,中国农村和不发达地区医疗卫生机构的医生问诊水平较低,医务人员操控医疗设备能力不足,昂贵的进口设备在这些地区显得有些“不对路”;国内医疗器械企业则更了解市场,其销售终端容易深入,医疗器械产品性价比较适合基层。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