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商入华“资”态 |
![]() |
投资方向调整
商务部研究院外资部主任马宇介绍说,医药行业是最早引入外商投资的领域之一,累计至今约有4000个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50亿美元。但现存的1000?2000个项目实际实现投资金额为60亿美元,资产约30亿美元,从整体上看,外资投资中国的比重不算大。
这里所说的“外资”,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排名前10位的国家和地区,占据总投资额的93.3%,其中中国香港为39%,英属维尔京群岛为18%,美国为17%。而投资地区的分布与当地医药行业的实力并不成正比,且从被投资区域分布看,中国沿海地区吸收了90%以上的资金。
马宇指出,跨国药企投资的趋势显现为早期在华设厂,从药品生产到研发、分销,从制药到医疗服务。但跨国药企在生产方面的投资并未完全结束,“如诺华在南通投产原料药生产基地、强生医疗器械在苏州的生产基地刚刚实现第一期生产、诺和诺德预计今年底宣布在华扩大生产投资等。可以说,跨国药企的投资正从满足中国市场需求进一步扩大到建设全球生产基地。”
此外,由于政策的放开,跨国药企的投资方式从合资合作逐渐过渡到独资,现今,大约有70%以上的跨国药企是独资性质,同时不乏合资合作企业回购股权成为独资的案例。
在此背景下,马宇分析认为,国家对于医药产业领域的投资态度依然积极,并鼓励研发、鼓励先进产品的引进。但同时对供大于求的市场进行必要的国家审核,并规定跨国药企不得投资个别特殊领域。
中国式风投
在跨国药企投资中国的同时,风投的热情有增无减。尽管投资医药行业回报周期长、风险大,但众多专注于医药行业的风险基金持有者看好中国企业的发展前景,并提出在华的风投方式将更具中国特色。
已在华投资的风险基金人士在研讨会上肯定了投资中国市场的回报高于美国市场的事实。“在美投资往往是单笔金额投入高,效率却低,中国医药行业风投的回报性相当不错。”Bay City Capital公司合伙人Charles Hsu如是说。
而在投资方向上,风投对于企业的早期投资更为关注。但投资方指出,目前投资医疗信息产业、儿童和老年人的医疗服务的回报更快,类似美容等能改善生活质量的医药研究和服务也颇受青睐。
对于跨国药企投资的进入会否对专业风投造成冲击的问题,与会代表曼哈顿资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总裁王进分析认为,“大药厂的投资往往是战略投资,对有技术战略意义的产品兴趣浓厚,且一般选择后期投资,风险小、投资大,符合其投资能力,也有可能整体收购小公司。而专业风投一般不会选择收购,却愿意做早期投资。”企业如果能清晰地定位需求和产品属性,就不难在二者间做出选择。
另外,风险基金在华所要操作的具体项目与海外有很大不同。“我们并不会改变企业的目标,但中国一些中小企业对于如何更快实现目标的方式不清晰的现状令人忧虑。我们认为,企业本身已有技术,市场也庞大,关键是透明的财务和适合的人才。”某风投公司合伙人表示。
退出尚无新路
在外资不断涌入中国医药行业之时,资本也在不断地观察如何更好地实现退出,以及如何采取更加多元的投资方式并购等,但国内相关法律法规和产权交易市场还有待完善,目前并购额只有数百万美元。
对此马宇指出,外资进入的正面作用主要体现在技术水平的提高、管理的改善、产品的引进、企业产权结构的变化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对其负面影响,目前主要的争议是:会否侵占领民族企业市场、会否导致恶性竞争、会否影响国家经济安全等。
“由于我们多在企业发展和产品开发的早期做投入,因此并不急于退出。如果退出,我认为较可行的办法是将企业带至海外上市。”与会代表、风险基金管理人Kenneth Fong表示。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2025-08-08)
- Nature:揭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串扰维持机体大脑内稳态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8-08)
- 国度药监局对于养心定悸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8-08)
- 七部分:到2027年脑机接口症结技术取得突破 (2025-08-08)
-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封面论文:AI从头设计水凝胶,在水中也能保持超强粘性 (2025-08-08)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2025-08-08)
- Cell:肠道“小宇宙”的惊人产出!你每天从看不见的盟友那里收获多少能量? (2025-08-08)
- 科创为翼守正出新——益康药业的中医药现代化探索之路 (2025-08-07)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第十一批国度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 (2025-08-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