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疗器械加工业如何转型升级?

医疗器械加工业如何转型升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挥比较优势,主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与合作,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据统计,目前我国加工贸易进出口总额占外贸进出口总额比重达到45%左右,由此吸引了跨国公司将更高技术水平、更大增值含量的加工制造环节和研发机构转移到我国。随着我国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加工贸易领域必将扩大,尤其是医疗器械等高科技产品加工贸易。但是,在加工贸易带来我国医疗器械发展新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挑战。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研究人员在本文中对2000年~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加工贸易构成进行了详细解读,分析了当前外贸领域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并提出减少低技术含量、低技术附加值商品的加工贸易,使加工贸易向高技术、高标准方向转移,以优化出口结构等建议。 进出口贸易持续增长加工贸易贡献显着 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金额近年来呈逐渐增长态势,尤其是出口贸易增长幅度明显大于进口增幅。据中国海关统计,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的进出口额约127.0亿美元,其中进口额约42.8亿美元,出口额约84.2亿美元,比2000年医疗器械的进出口额(29.5亿美元)、进口额(13.1亿美元)、出口额(16.4亿美元),分别增长了332.0%,226.7%和416.5%。 2000年~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均大于进口额,进出口贸易额呈现顺差状态,且年贸易顺差额逐年递增。2007年贸易顺差达41.33亿美元。我国医疗器械的加工贸易出口额也呈现逐年递增态势。然而,医疗器械的进出口额在扣除加工贸易额后,出口额虽大于进口额,但较未扣除加工贸易时的顺差明显缩减。以2007年为例,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约84.2亿美元,其中进料加工贸易额达28.0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33.3%;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额为4.9亿美元,占出口总额的5.9%。 两者合计占我国医疗器械出口额的39.2%。扣除进料加工贸易额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额的出口额为51.3亿美元。2007年进口额约42.8亿美元,进料加工贸易额为3.3亿美元,占医疗器械进口总额的7.7%;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额为0.6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1.5%。扣除进料加工贸易额和来料加工装配贸易额的进口额为38.9亿美元,较出口额少12.4亿美元。如果再考虑保税区仓储转口货物贸易的6.73亿美元和保税仓库进出境货物的2.73亿美元,则医疗器械进出口额基本呈现贸易平衡状态。 分析:我国医疗器械进出口贸易金额近年来持续增长,究其原因,除一般贸易的增长外,加工贸易的增长对医疗器械进出口额的增长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我国医疗器械出口贸易中,加工贸易占有较高比重,而在进口贸易中,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小。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加工贸易出口额达到32.9亿美元以上,这对促进国内就业增长、缓解就业压力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按出口1亿美元带动就业人数1万人计算,2007年我国医疗器械加工贸易出口可促进33万人就业。但是,同时也应当认识到,加工贸易金额是影响我国贸易顺差的一个主要因素。 涉及商品众多科技含量仍低[1][2][3] 下一页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