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2007上半年药材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 |
![]() |
2007上半年药市可谓“风起云涌”,涨价的药材品种不断出现。有人说药材价格上涨是受社会整体物价指数上浮影响,也有人说是劳动价值提高所至,还有人说药材涨价完全是人为炒作等等。那么药材价格上涨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社会物价整体指数上浮 我国自2005年以来,为减轻农民负担和增加农民收入,便出台了一系列利农优惠政策。如取消农业费、种粮资金补贴、提高粮价等等。由于粮食价格上涨,便带动社会物品连锁反应,影响到药材价格上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也是市场经济规律的特点。 劳动成本的提高 也许是受社会物价上涨影响,雇工费用也在不断提高。如3年前采摘一千克红花(鲜品)1.5元,而今采摘一千克则要付5~6元。3年前采挖一亩丹皮只需付工钱300元,如今采挖一亩丹皮,少于600元就雇不到人,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即使部分药材生产过剩,也难以出现从前过低的价格。如红花不会再有18元(千克价,下同)的价格;板蓝根也难以出现2元以内的低价;丹参价格更不会掉到0.5元的烂市行情。由于劳动价值的提高,一些药材价格向合理价位靠拢符合市场经济特点。 多年低价、种植面积减少、库存薄弱的品种价格稳中趋升 如果药材多年持续低价,便会挫伤药农种植积极性。如丹皮自1998年价格下滑,到2005年价格一直徘徊在6~8元左右。一亩丹皮生长4~5年只能卖2000多元,有的甚至只卖500~600元。药农看不到涨价的希望,有谁还愿种植?尽管药材市场放开经营近二十年了,但是多数药农仍然不能用发展的眼光调整种植结构。他们很“现实”,两年得不到效益,便会放弃或者少种,这是药农种植药材存在的普遍现象。所以有的药商说药材价格高低是调整药材种植面积大小的杠杆,这话不无道理。尽管有的药材还有少量的库存补充市场,但挡不住涨价的步伐。如当归、大黄、巴戟、家种柴胡等,都属于这一情况。商家大量购买因受灾害影响有可能减产的药材有些药材无论是价格周期、种植面积或者库存,目前都不具备涨价的因素,但是因为自然灾害的发生,便改变了其命运。如生地,由于2005年涨到了20元的高价,当年种植面积便猛增。2007年春季以来,长期干旱造成生地出苗率低,而且出苗后生长不良。有的药商便看好这一商机,纷纷奔赴产地积极购货,由此拉动生地价格不断上扬。因受灾害影响而价格上涨的药材还有山五味、山萸肉、覆盆子、金银花、胖大海等。少数药材品种逆市而升当某种药材价格上涨后,而有的药商又未抓住商机,他们便会千方百计寻找新的品种。一些价位不高又低价多年的药材,自然被他们看好。其实这些品种无论是在地面积或是库存,短时间内仍不具备涨价的条件,但是因为更多药商的参与购买,其平静的行情变得不平静了。如太子参,2007[1][2] 下一页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神经元》:复旦科学家发现自闭症新机制!左旋多巴或可让特定自闭症患者亚群获益 (2025-07-13)
- 皖医二附院成功救治一名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极危高甘油三酯血症患者 (2025-07-12)
- 默沙东百亿美元收购打开BD新风口,中国药企机会来了 (2025-07-12)
- 中国农业科学院发表最新Nature论文 (2025-07-12)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最新Cell论文,登上Nature头条,首次实现小鼠全身神经系统微米级高清成像 (2025-07-12)
- 民泰医药全面升级:2025年搬迁新址,打造中药智能化生产新标杆 (2025-07-11)
- 第一次为爱鼓掌要做好准备!快男备好爱廷玖盐酸达泊西汀 (2025-07-11)
- 《Science》刊发上海六院与复旦大学脑科学转化研究院联合成果:揭示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致死性遗传性脑白质病的有效性及其核心机制 (2025-07-11)
- 青海首批外乡产3D打印医疗东西获批上市 (2025-07-11)
- 全国药品运营监管任务会暨“清源”行为推动会召开 (2025-07-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