痘痘标记的五种健康地图 |
![]() |
不适部位。
肺右侧脸颊的区域在中医理论中是属于肺脏的。
中医讲肺“主皮毛”、“主呼吸”。
当肺经有热时,影响肺的功能,热随气血壅塞于皮肤表面,就出现了小痘痘。
有时还会伴有鼻塞或鼻干、咽喉肿痛或干痒、咳嗽等症状。
健康行动1.饮食。
多吃润肺食物。
尤其是秋冬天气干燥的季节,百合、银耳、梨、蜂蜜、白萝卜、甘蔗等食物可以润肺去燥,不妨多吃。
多喝水。
提倡在不渴的时候饮水,一般晨起和晚间睡前各饮水200毫升,白天早中晚餐之间各饮800毫升,比较合适。
注意要少量、频饮,不要一口喝干。
喝罗汉果茶。
罗汉果是属肺的食物,每天喝罗汉果茶可以使呼吸系统和肺功能迅速强壮。
2.情绪。
忌忧伤。
经常忧愁的人,容易被燥气伤肺,特别是秋天容易伤感的季节,要注意保持愉快的心情。
3.健肺运动。
以两手抱头,头部左右前后回旋俯仰10次,可以疏通颈部及胸背部经脉,促进血液循环,增进肺的生理机能。
不适部位。
肾两鬓和面颊下部的区域对应的是肾,肾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藏精、主水和纳气,对人的生长发育和生殖有重要的作用。
当肾藏精的功能受到损害时,便会在两鬓和下颌附近出现“警示标志”,同时伴有潮热面红,眩晕耳鸣,夜间多梦,大便秘结等症状。
1.饮食。
养肾的食物有山药、干贝、鲈鱼、栗子、枸杞、何首乌,可以用来煲汤煮粥,补肾的效果都很好。
2.情绪。
注意防恐惧。
情绪中的恐惧、焦虑是肾阳蓬勃的枷锁,人体各脏器平日收集来的精气皆汇总到肾脏,恐伤肾之后,全身精气水平整体下降,所以最好少看惊悚片。
3.休养。
避免过劳,劳累是肾脏健康的大敌。
4.保暖。
尤其是冬天注意腰部保暖,低温会使血压升高,血液流动缓慢,这些会对肾脏造成压力,影响肾功能。
5.缩肛。
呼气时,做缩肛动作,吸气时放松,反复进行30次左右,能促进盆腔周围的血液循环,促进肾功能健康。
不适部位。
心额头的位置属于心脏,长期思虑过度、劳心伤神的人容易心火过旺、脾气不好,当心经有热,热随血脉上行于面部,聚集在心对应的区域,就会长出痘痘来。
有时还伴有眼睛干涩、内眼角发红、有血丝等症状。
食物营养要平衡,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蔬菜、瓜果、鱼和植物蛋白,少吃过多的动物脂肪和胆固醇较高的食物(例如骨髓、内脏、蟹黄、奶油)。
少吃盐。
食盐过多会损伤容颜,同时增加血容量,加重心脏的负担。
慢喝水。
喝水讲究小口、不间断地慢饮。
一次大量喝水,特别是运动后的大量饮水,会迅速增加血容量,使心脏负担加重。
保心养颜的食物有茯苓、坚果、黄豆、黑芝麻、小枣、莲子等。
2.灸疗。
肚脐即神阙穴,每晚睡前用食指按压肚脐5~7分钟,可以改善失眠,安然入睡。
还可以用温灸的方法,用点燃的艾条熏灸神阙穴,保持3~5分钟,在这过程中当灼热感明显时,迅速拿开,以免烫伤。
不适部位。
肝左侧脸颊和眉眼的区域对应的是肝脏。
当情志不畅,郁久化火,肝火上炎于头面部,皮肤上就会出现痘痘了。
有时还会伴有口苦咽干,情绪激动,面红目赤,不思饮食,严重者还会伴有两肋不适,或肝部疼痛等症状。
多吃黄绿色蔬菜。
芹菜、韭菜、蒜苗、菠菜等含有大量叶绿素和纤维素的绿色蔬菜,能加速排出体内毒素,是有助于肝脏排出废物的食物。
多饮水。
多喝水可以补充体液,增加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多喝水还有利于消化吸收和排除废物,减少代谢产物和毒素对肝脏的损害。
忌酒。
中医有“酒伤肝”的说法,酒在体内形成的火气会损耗肝气。
从西医角度来说,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也是有限的,所以多饮必伤肝!养肝明目的食物有枸杞、菊花、熟地黄、山药等,可调理肝气亏虚引起的目涩、畏光、视物昏花。
2.情绪。
忌怒。
中医认为肝属木,就像树木一样喜欢自由的空间,所以养肝重在情绪调节,心情愉快。
否则肝气郁结日久,可能变成“火气”生热,导致肝气过盛而伤害到肝脏。
3.睡眠。
从中医角度来看,睡眠相当于“养阴”,而血液、体液等都是人体的“阴”,保证充足的睡眠相当于滋养肝血。
此外,晚11点~凌晨3点是血归入肝的时间,是肝脏最好的休息时间,必须熬夜时最好避开这个时间段。
4.按摩。
足底涌泉穴(足掌心前1/3处,屈足趾时出现的凹陷中)、手上的劳宫穴(手掌心,在第2、3掌骨之间偏于第3掌骨,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和腕骨穴(沿小指外侧向后,靠近腕横纹的凹陷处),有养肝的作用,长期坚持按摩,能收到好效果。
5.休养。
多闭目养血。
在不需要用眼的时候闭目养神,哪怕只有一分钟,也可以帮助我们排除心烦杂念,减少肝脏损耗。
有时间时,可以在阴凉处或屋内闭目静坐15~30分钟。
痘痘位置。
口唇四周不适部位。
脾胃中医理论中口唇周边的区域对应的是脾。
在中医理论中,脾的功能是将食物转化成为人体所需要的精华物质,即一个精炼提纯的过程。
胃的功能是接受食物,当脾胃的功能出现问题,就表现为口唇四周痘痘迭起。
同时伴有胃胀胃堵,消化不良,腹泻或便秘;严重者可能已经有了胃病。
饮食有节。
养脾需要遵从详尽的饮食规矩,除了节制饮食不要过量之外,还包括在规定时间吃饭、吃饭时专心于食物、细嚼慢咽、不要偏食、吃饭前后不要喝水等。
养脾多喝粥。
温暖、易消化的粥是健脾好帮手,煮粥时再放点山药、大枣,效果更好。
养脾可多吃点豆类,例如绿豆、白扁豆、红豆、豌豆等。
2.中医疗法。
食盐热敷。
如果吃了过多的生冷食物,会使寒气积存在脾胃,影响消化功能,可以用较厚的纱布袋,装100克炒热的食盐,放在脐上三横指处,有暖脾散寒之效。

- 相关报道
-
- 国内男性也能打九价HPV疫苗了,有必要接种吗? (2025-04-18)
- 吃疏肝益阳对肾虚阳痿有作用吗? (2024-02-26)
- 专家:缺乏运动是中国女性罹患乳腺癌的首要致病原因 (2023-10-19)
- 研究发现每天饮用含糖饮料的女性患肝癌风险可能更高 (2023-08-15)
- 杖头木偶是什么生肖,已答解释 (2023-07-06)
- 变化无方是什么生肖,已答解释 (2023-07-06)
- 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避孕效果怎么样,有人吃过吗? (2023-05-23)
- 科学预防宫颈癌 这两个知识点要了解 (2022-11-11)
- 专家:感染人乳头瘤病毒病毒的适龄女性也应接种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2022-10-14)
- 和“快枪手”说再见!幸之素以天然之力,让良宵“性趣昂然” (2022-10-1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