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监管与时俱进 |
![]() |
据相关统计,我国化妆品行业的销售额每年以超过10%的速度递增,进出口贸易也逐年增长。截止2006年底,全国共有化妆品企业3804家,其中广东1482家,而深圳占到115家之多。
在这样的形势下,食品药品监管局作为化妆品监管的主要部门,一方面要促进化妆品行业不断发展,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广大人民群众能够安全消费化妆品。现阶段研究化妆品行业的发展趋势,并制定相应的监管策略显得尤其重要。
新任务
基础化妆品监管乃首要任务
根据我国国民生活方式的特点,护肤品、护发用品和沐浴类制品为我国化妆品市场的主要消费品种,确保此类化妆品的安全性是化妆品监管的第一要务。此类化妆品为日常主要消耗化妆品,具有销售场所普遍、适用人群广、消耗量大三大特点。
监管此类化妆品应该从确保安全性的角度出发。首先,加强对该类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卫生监督是保障安全的基础,抓重点企业和重点品种,做到销售量越大的品种监管越严格。其次,针对其覆盖面广的特点,展开相应的大面积、大批量监督抽样工作,确保覆盖该类化妆品销售的各个场所、各种适用人群。大批量的要求是由该类产品自身的重要性以及多样性特点决定的,而产品的抽样合格率是其安全性的唯一体现。最后,紧抓中低端化妆品的集散地,定期对批发市场开展检查。
进口化妆品为监管新重点
关税的升降是影响产品进出口贸易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加入WTO,化妆品的进口关税持续降低,2007年又降低了洗发剂和其他护肤品的关税税率(分别降低了2%和3.1%)。税率的降低使我国进口化妆品贸易持续增加。另一方面,随着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化妆品的需求日益增加,而受国内化妆品品牌缺乏的限制,相当一部分群体选择购买进口化妆品。
在以上双重因素的作用下,进口化妆品销量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又带来了一个新问题:进口化妆品合法性如何保障?在我国,进口化妆品必须取得《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才能进入市场销售,个别企业为了节约产品成本或者为了能让产品在最短时间内进入市场,采取未取得《进口化妆品卫生许可批件》即进行销售或是冒用其他产品的进口化妆品批准文号进行销售等非法手段从事经营活动。这种现象在这几年的检查过程中已被多次发现,并有蔓延的趋势。
加强对进口化妆品合法性的监管,要从大型商场和超市的化妆品柜台入手,加大日常监督力度,展开不定期抽查,一经查出未经批准的进口化妆品,应严厉查处。
新趋势
新型销售渠道逐步建立
随着信息交换速度的加快,特别是互联网的普及,以网络、电视、电话为依托的新型销售渠道逐步建立。在日本,化妆品网络销售额年平均增长近30%,而化妆品的销售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可见化妆品的销售方式已经在发生改变。在我国,化妆品销售主要依赖商场、超市和专卖店,但网络交易这几年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销售化妆品的网络店铺在网上随处可见。随着我国互联网用户的增加和网络交易的不断成熟,网络销售化妆品将在化妆品销售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而遗憾的是,目前的监管并未涉及网络销售的问题,这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虚假宣传问题值得深思
《化妆品广告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化妆品广告禁止出现宣传医疗作用或者使用医疗术语”。《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也指出,普通用途化妆品不得涉及特殊用途宣传。而目前市场上很多普通化妆品打着特殊用途的功效进行虚假宣传,更有甚者夸大宣传其具有治疗功效。这种虚假宣传和违规使用的医疗术语,一方面误导和欺骗了广大消费者,另一方面破坏了行业内部的良性竞争。
如何规范化妆品标签标识的内容和化妆品广告的宣传用语,也是下阶段化妆品监管值得思考的问题,这项工作需要药监部门和工商部门共同努力。
庞大的市场需要快筛方法
化妆品市场何其庞大,商场、超市的数量已经不是小数目,再加上便利店、宾馆、美容院,更是数不胜数。目前的监管人力资源远远不能满足市场监管的需求,以往的监管方式也不能适应大化妆品市场的监管要求。
在这样的情况下,应极大提高监管效率,探寻有效、快速并切合实际的监管方法。目前在药品和保健食品监管工作中已经开始使用的快筛方法值得借鉴。快筛的目的在于快速筛查出问题产品,及时控制,以免造成不良影响和危害。由于其关注的重点不在于处罚,所以可以极大提高行政效率。
化妆品质量可能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点:一是非法添加重金属和激素;二是生物菌落超标。前者的快筛方法比较容易实现,后者则需要进行研究后才能确定。快筛方法的优点不仅仅在于提高监管效率,还可以解决日常监督执法中面临部分经营单位(美容院、发廊)样品量太少、不够监督抽样的问题。利用快筛,可以排查出疑似问题产品,减少非法产品存在的机会。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Cell子刊封面论文:冯玉鹏等揭示肠道菌群对疫苗效果的影响 (2025-04-22)
- 湾区企业家健康高峰论坛暨广东省唐山商会成立大会在深圳乐土举行 (2025-04-22)
- Science子刊:聂静/陈宇鹏团队揭示细胞型朊蛋白促进慢性肾病新机制,并提出潜在疗法 (2025-04-22)
- Cell新子刊:深圳湾实验室饶浪团队开发不依赖抗生素的幽门螺杆菌防治新策略 (2025-04-22)
- Cell系列综述:类器官和器官芯片的进展、在药物开发中的应用以及监管挑战 (2025-04-22)
- Science:将微生物疫苗与竞争菌株组合使用可有效杀死肠道中的致病菌 (2025-04-22)
- 2025年度“沪惠保”正式开启参保通道,升级国内外特药保障优化健康增值服务 (2025-04-22)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天使之旅"再启生命护航 (2025-04-22)
- 【会议通知】ISFO (2025-04-22)
- "筛查新方案启航,公益行动助力"----共筑中国鼻咽癌防治新高地 (2025-04-22)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