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技术成就促医学模式改变 |
![]() |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描绘了美好前景: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等基因技术的发展,不仅为相关医学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而且促进了医学模式的改变,产生了“4P医学”,即预测性、预防性、个体化和参与性的医学模式,为解决长期困扰人类的很多重大疾病,如癌症、糖尿病、神经和精神疾病等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开辟了新途径。
日前举行的中国基因科学暨产业发展高峰论坛上,与会专家认为,包括基因诊断试剂、基因检测、基因工程药物、基因治疗、转基因等在内的基因技术,是继信息革命、工业革命之后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革命,将极大地改善人类生命和生活面貌。同时,基因技术带来的商机无可估量。以基因技术为代表的生物医药产业成为在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下表现突出的亮点之一。我国在基因科学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不大,有些方面甚至处于世界领先地位,这为我国基因产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卫生部部长陈竺说,我国科学家在疾病致病基因和易感基因定位方面取得了很重要的成就。最近,我国科学家利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策略,已经在一些复杂性状疾病的致病基因识别方面取得重要历史性突破。如前不久安徽医科大学领衔的银屑病研究发现,在银屑病患者中,与皮肤表皮细胞更新速度有关的一个基因呈现异常。
专家们还谈到人体基因分布不同带来的医药个性化问题。为什么不同的病人吃相同的药效果迥异,甚至有的人吃了药还会造成不良反应。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医学会遗传学分会主任委员贺林说,现在,人们只要拿到自己的全序列DNA,就会明白任何两个人之间内部分布是非常不一致的,对药物的反应是否有效、是否有不良反应,是个人内部基因在起作用。针对这种情况,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出台了一个新的指南,敦促厂家在申请新药的同时提供其药物基因组学相关信息。他希望在中国推动药物个性化的工作。
据了解,基因由人体细胞核内的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变幻莫测的基因排序决定了人类的遗传变异特性。破译人类基因信息以及相应的染色体位置,将成为医学和生物制药产业知识和技术创新的源泉。

- 相关报道
-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2025-08-08)
- Nature:揭示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之间的串扰维持机体大脑内稳态背后的分子机制 (2025-08-08)
- 国度药监局对于养心定悸胶囊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8-08)
- 七部分:到2027年脑机接口症结技术取得突破 (2025-08-08)
- 华人学者发表Nature封面论文:AI从头设计水凝胶,在水中也能保持超强粘性 (2025-08-08)
- 碧迪医疗首台本土化生产流式细胞仪BD FACSLyric生产下线 (2025-08-08)
- Cell:肠道“小宇宙”的惊人产出!你每天从看不见的盟友那里收获多少能量? (2025-08-08)
- 科创为翼守正出新——益康药业的中医药现代化探索之路 (2025-08-07)
- 西格列他钠(双洛平®)治疗MASH研究成果登顶国际肝病学顶刊 (2025-08-07)
- 第十一批国度组织药品集采报量正式启动 (2025-08-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