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新医改下药价应缓解基层看病贵问题

新医改下药价应缓解基层看病贵问题

  近段时期,新医改成为医药界最为关注的焦点。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加大,因此,新医改完全可以通过分级定价制度来为基层人群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缓解基层普遍存在的看病贵问题。       

  新医改除大幅度增加对医疗领域的投入将给医药市场带来巨大扩容动力外,有关对基层医疗机构的重点扶植政策同样成为医药企业关注的焦点。不少国内医药企业纷纷将企业营销的重点向社区医院甚至县城、乡镇和乡村等新市场倾斜,掀起了一股基层市场的开发热潮。  
  新医改必将导致基层医疗服务的供给与需求的增加,进而直接带动质优价廉的普药消费,因此,业内普遍认为,普药生产企业将成为医改的最大受益者。新医改有关基本药物制度牵涉到企业利益与未来走势,成为医改焦点之一。统一采购、统一价格的基本药物制度无疑会引起我国现有4700多家药企的激烈角逐。政府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做到基层患者、制药企业和基层医疗单位的三赢?不妨考虑通过分级定价制度来解决。在这方面国际上有不少好的经验可以借鉴。 
  举一个例子,世界卫生组织希望在非洲扩大脑膜炎疫苗的接种范围,但他们没有直接去找生产疫苗的厂商,而是到非洲去考察当地的支付能力。经研究分析,他们发现,只有疫苗价格低于50美分时,非洲的母亲才会为她们的孩子接种脑膜炎疫苗。随后,世卫组织要求合作厂商按这个价格标准组织生产。此时,印度的制药企业SerumInstitute研究出一种新的生产方法,能大大降低生产的成本,从而能将疫苗的售价降到40美分。在有利可图的情况下,该企业同意在未来10年里,为公共卫生体系提供2.5亿支脑膜炎疫苗,同时,它们也获得允许将产品直接出售给私营医疗机构。 
  另一个例子是:一家荷兰的制药企业拥有一种霍乱疫苗的专利权,但该专利只针对发达国家,如果发展中国家生产该疫苗则不用支付专利费。结果,在越南生产这种疫苗的成本还不到1美元--其中还包含了运费和免疫宣传费用。

  目前,我国城乡差距加大,新医改完全可以通过这种分级定价制度来为基层人群提供质优价廉的药品。一方面可以缓解基层普遍存在的看病贵问题;另一方面还可以促使国内的制药企业加强科研与创新。不过,前提是要有规范的政策,并严格执行。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