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两院院士增选,不超过169个名额,将向这些领域重点倾斜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6-08 09:42
日前,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改革后的院士选举指南和有关实施办法。日前,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分别公布了改革后的院士选举和有关实施办法。
这也是中科院今年 4 月审议通过 改进院士遴选机制、维护院士称号纯洁性 制度文件后的首次院士增选,意义重大。
不仅增选总名额增加,在评选方式、增选方向和领域都做了进一步细化。此次院士增选还增加了外部同行评选环节,首次明文禁止说情打招呼,违规者将永久取消参选资格。
扩大增选名额,向特定领域倾斜
2023年中科院院士增选名额共79名,2023年中国工程院院士增选总名额为不超过90名,两院院士增选总名额相比2021年增加8人。
与之前相比,此次两院院士增选的领域学科导向也更加明确,敲定了各评审组学科领域方向的增选名额。
向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和基础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倾斜,向国防和国家安全领域倾斜,对承担国家重大工程、重大科研任务和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专家团队可定向增加名额。
明确倾斜方向,增加西部名额:
科学院注重领域学科间的平衡发展,着重推荐长期奋战在科研一线的科研人员;工程院特别关注长期奋战在科研和工程技术一线的工程科技专家,特别关注国家急需的关键领域、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以及尚无院士的学科、行业候选人,关注院士人数较少地区候选人,关注中青年和女性工程科技专家。
改进选拔制度,杜绝 打招呼
改变以往 院士评选院士 的方式,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首次采用外部同行专家评选与院士增选大会选举相结合的方式。
改进院士推荐规则,每位80周岁以下的院士只能推荐1人;候选人只需获得1名院士推荐且该院士所在专业学部与该候选人被推荐的参评专业学部相同,或两者专业领域相近,方为有效。
推荐过程实行回避制度,回避范围为直系亲属和主要旁系亲属及博士、硕士研究生师生关系。 回避范围内的院士不得提名相关候选人,在院士增选会议上讨论该候选人时应暂时离席;回避范围内的外部同行专家不参加对相关候选人的评选。
引入外部同行专家评审,中国科学院或者中国工程院组织外部同行专家对有效候选人进行评选,评选出的院士候选人经院党组审定后,提交院士增选大会选举。杰青等领域专家或成为评审专家的重要来源之一。
院士增选大会选举,院士增选大会上,参会院士按20%差额对候选人进行投票,选出新增选院士。参加投票的院士人数须超过应参加增选工作的院士人数的二分之一,选举方为有效。获得赞同票数超过投票人数二分之一的候选人,按各专业学部增选名额,根据得票数依序当选院士。
此外,本次院士增选首次公布了 增选中防止说情打招呼办法 ,明令禁止个人或单位以直接或间接、明示或暗示等方式,开展请托、游说、拉票、助选、贿选、打探增选信息等活动,干扰评选、评审、投诉调查处理等影响院士增选公正性的行为。
该办法规定,如果候选人被认定存在说情打招呼行为,将永久取消其参选资格。参与评审的院士和外部同行专家如主动报告且未接受说情打招呼的,不予处理;如隐瞒不报,将按照相关规定予以问责。
两院院士,是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重要力量。
毫无疑问,每位院士都是各自领域内的顶级大牛,在冲向世界科学前沿的进程中,他们基本代表了我国科学发展的最高水平。
保证 院士 称号的学术性和纯洁性,激发院士在学界领域 沉下来 潜心钻研,更好地发挥科研带头作用,为国家和民族的科技发展与创新递交令人满意的答卷。
随着2023年度院士增选文件的公布,院士改革制度又迈出了关键一步。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