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我国科学家利用蛇的基因组揭示了它们过去的穴居生活和对地表生活的重新适应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6-26 11:57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4种蛇进行了染色体水平的组装,为研究蛇类的进化构建了一种高分辨率的参考基因组。他们详细介绍了利用他们的测序数据取得的一系列广泛的发现。相关研究结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对14种蛇进行了染色体水平的组装,为研究蛇类的进化构建了一种高分辨率的参考基因组。他们详细介绍了利用他们的测序数据取得的一系列广泛的发现。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6月19日在线发表在Cell期刊上,论文标题为 Large-scale snake genome analyses provide insights into vertebrate development 。
利用PacBio公司和牛津纳米孔技术(Oxford Nanopore Technology)公司的测序仪的长读能力,这些作者能够为来自12个不同科的14种蛇构建一份完整的基因组草图。他们随后使用了华大基因(BGI)公司和Illumina平台的测序仪,获得了更短的更高质量的读取长度。他们随后使用Hi-C读取数据在染色体水平上对这些读取片段进行组装。
这些作者随后将他们收集的数据与之前测序的蛇、蜥蜴、乌龟、鳄鱼、鸟和小鼠的基因组一起进行了分析。从多种性状相关基因的丢失、添加和保留中构建了蛇的进化图谱。
根据分析估计的分歧时间表明,蛇起源于大约1.18亿年前的白垩纪早期,在6500万年前的大灭绝事件后经历了快速的多样化。
无腿长身的标志性性状与所有新测序的蛇基因组中观察到的蛇特异性基因缺失是一致的。蛇类较长的身体也影响了诸如肺部之类的内部器官的形状。左肺通常是没有的,残留的,或存在,但比右肺小。一个在左右对称性产生中起重要作用的编码动力蛋白(dynein)的基因在蛇中缺失,13个与肺部发育有关的基因有序列插入,这可能改变它们调节肺部发育的方式。
图片来自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5.030。
蛇类视觉系统的变化见于几个丢失的感光细胞相关的编码基因。15个感光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在蛇的眼睛里明显上调。这些作者认为,早期蛇类在回到光线充足的地表栖息地之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低光穴居期。在这种情况下,蛇眼的结构和功能会通过上调已保留下来的基因来重新适应地表的光线。
蛇类的三个品系---蝮蛇(pit vipers)、蟒蛇(pythons)和王蛇(boas)---都拥有专门的对温度敏感的红外感应器官和三叉神经。他们的分析显示,在对热有细胞反应的活性基因周围,非编码基因存在趋同的重新利用。
对调节听觉的基因的观察表明基因缺失与蛇类缺乏听觉范围和一些声音感知有关。同时,额外的基因调节因子的进化可能与内耳特化和低频听力有关。听力的这种转变也常见于穴居动物,进一步表明它们以前有地下的祖先。
除了对蛇类进化和多样化的新见解外,这些高质量的数据收集已公开,无疑将成为未来爬行动物生物学研究的一个可靠的参考基因组来源。( 100yiyao.com)
参考资料:
1. Changjun Peng et al. . Cell, 2023, doi:10.1016/j.cell.2023.05.030.
2. Snake genome reveals burrowing past and re-adaptation to surface life
https://phys.org/news/2023-06-snake-genome-reveals-burrowing-re-adaptation.html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两篇《自然》:肺癌私联神经元!科学家首次发现小细胞肺癌细胞会在脑内与神经元形成突触,借助电信号促进肿瘤生长 (2025-09-16)
- Sci Adv:新型双特异性抗体有望成为抗击巨细胞病毒的“免疫特种兵” (2025-09-16)
- 《神经病学》:代糖或伤认知!8年随访发现,摄入较多代糖与记忆力、语言流畅性和整体认知能力下降速度提升32%、173%和62%相关 (2025-09-16)
- Nature子刊:超越ADC,中国博后发明ABC药物,重拳出击,精准靶向 (2025-09-16)
- Cell子刊:“滴血验癌”新突破,王延博/张硕等利用细胞外囊泡,精准检测10多种癌症 (2025-09-16)
- 47亿!派林生物易主中国生物,血液制品行业格局将重塑 (2025-09-15)
- 【9月16日直播预告】从样本到洞察:蛋白质组学智能实验室的自动化流程与AI高效赋能 (2025-09-15)
- 聚焦靶向蛋白降解、小核酸、多肽、细胞治疗等热点议题,与60+行业领袖共探生物医药未来。10月16-17日,深圳,期待您的加入! (2025-09-15)
- Nature子刊:个性化定制碱基编辑器,治疗致命血管疾病 (2025-09-15)
- 智力出现障碍的罪魁祸首!Cell Rep:两种“染色质管家”联手失控,神经元“身份混乱”致认知受损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