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 Transl Med:科学家有望开发出治疗人类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新型组合性疗法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8-07 16:45
来自意大利都灵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帮助开发治疗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发起了一项计划来检测新型组合性疗法治疗复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效果,未来患者或有望避免进行间变性大细胞(anaplastic large cell lymphoma)是一种非霍奇金淋巴瘤,同时也是一种最常见的儿童侵袭性淋巴瘤,化疗和放疗并不能治疗大约30%的病例,当肿瘤由癌基因AKL所驱动时(大多数患儿都是如此),诸如克唑替尼(crizotinib)等激酶抑制剂药物就能有效阻断肿瘤生长,也并不会产生像化疗所带来的严重副作用。
然而,ALK抑制剂非常昂贵(每年患者需要花费大约8万美元),且必须终生服用,一旦停止患者的淋巴瘤就会复发,研究人员都知道,ALK抑制剂能控制淋巴瘤,但并不能治愈疾病,那么为何淋巴瘤细胞能存活这么久呢?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题为 Targeting CCR7-PI3K overcomes resistance to 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 in ALK-rearranged lymphom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意大利都灵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有望帮助开发治疗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新型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发起了一项计划来检测新型组合性疗法治疗复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的效果,未来患者或有望避免进行化疗以及其所带来的副作用。
研究者表示,持久性的淋巴瘤细胞倾向于在血液和淋巴管周围徘徊,当其靠近时就会受到保护,这或许是血管周围的微环境保护了这些细胞;于是研究人员开始了一系列实验,对于一些实验而言,他们在芯片上创建了血管三维微流体模型,并用内皮细胞作为内衬,随后加入了淋巴瘤细胞,结果发现,当淋巴瘤细胞滞留在血管中时,ALK抑制剂并不会杀死它们。
研究者进一步发现,内皮细胞能产生名为CCL19和CCL21的两种蛋白,其能促使淋巴瘤细胞得以生存,即使激酶抑制剂能阻止其生长和扩散;其存活信号很弱,只有血管附近的细胞才能接受足够的信号,但这足以让细胞存活,当在实验室试验中移除上述蛋白后,细胞就会经历细胞凋亡和死亡。Chiarle说道,ALK抑制剂能潜在帮助抵御淋巴瘤,但当暂停其作用时细胞就会立即开始复制并再次增殖。研究者认为,CCL19和CCL21信号能通过CCR7受体来激活PI3K,通过剔除编码受体的基因或抑制PI3K来阻断这一信号通路或许就能杀灭持续存在的淋巴瘤细胞。
图片来源: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translmed.abo3826
研究人员偶然间发现,一种PI3K抑制剂药物杜韦利西布(duvelisib)目前在临床上用于治疗和其它形式的淋巴瘤,当研究人员将杜韦利西布与克唑替尼结合并将药物给予携带人类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的小鼠进行治疗时,很多小鼠都被治愈了。其他人最终会再次患上淋巴瘤,但时间或许要晚得多,通过优化这种药物组合,研究人员希望能增加患者的治愈率。目前研究人员针对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儿童和成年人的1期临床试验正在计划阶段,其或许会通过白血病 淋巴瘤协会多中心资助的网络来运行。
研究人员希望这项研究和其它研究工作最终能促进患者在不使用化疗的情况下进行治疗,并避免毒性和继发性癌症发生的风险。Chiarle表示,ALK抑制剂作为一线疗法在治疗其它癌症上的效果很好,我们认为将其与杜韦利西布结合后就能为很大一部分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提供免于化疗的治疗手段,这一点对于能存活几十年的儿童而言非常重要。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阻断PI3K 或CCR7信号并联合ALK TKI疗法或能降低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患者中持久性淋巴瘤细胞的原发性耐药性和存活。(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CRISTINA MASTINI,MARCO CAMPISI,ENRICO PATRUCCO, et al. ,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23). DOI: 10.1126/scitranslmed.abo3826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Nature:人体组织中的体细胞镶嵌现象,科学家揭秘人类健康与疾病背后的基因秘密 (2025-07-04)
- AJPEM:肠道激素FGF19加速脂肪燃烧,促进肥胖小鼠减肥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