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人员揭示八倍体草莓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特征 |
![]() |
草莓(Fragaria)具有重要的经济和营养价值。现代八倍体栽培草莓(F. ananassa)起源于两个八倍体野生种弗州草莓(F. virginiana)和智利草莓(F. chiloensis)的种间杂交。然而,由于草莓属系统发育解析涉及未知的祖先,同源染色体交换和不完全谱系分选等问题,学术界至今关于八倍体草莓的二倍体祖先的问题仍存在较大争议。此外,关于八倍体草莓在驯化过程中的亚基因组的同源偏向性表达及转变模式并不明确。
近日,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西南野生生物种质库云南省作物野生近缘种现代组学朱安丹专题组,解析了八倍体草莓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特征。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多倍体的ALLHiC迭代挂载流程,构建了两个八倍体野生草莓智利草莓(F. chiloensis)和弗州草莓(F. virginiana)染色体水平的高质量分型基因组。研究基于kmer-based的方法完成了八倍体草莓亚基因组的分离,并在此基础上采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如phylogeny-free、genetic distance matrix等)重新追溯了八倍体草莓的二倍体祖先,纠正了国外学者在亚基因组分配上错误,并进一步确定了森林草莓(F. vesca)和饭沼草莓(F. iinumae)是八倍体草莓是现存的二倍体祖先种。此外,研究还探讨了八倍体草莓在驯化过程中的同源偏向性表达分化,并基于空间四联体方法完成了八倍体草莓的静态和动态的同源偏向性分析,鉴定到一些重要的转录因子在驯化过程中发生了表达偏倚/转变。
相关研究成果以Haplotype-resolved genomes of wild octoploid progenitors illuminate genomic diversifications from wild relatives to cultivated strawberry为题,在线发表在《自然-植物》(Nature Plants)上。研究工作得到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国家等的资助。该研究由昆明植物所、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花卉研究所合作完成。
昆明植物所等揭示八倍体草莓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特征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县医院医生作为共同第一作者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论文,为脑中风治疗带来新策略 (2025-07-06)
- 显著肿瘤消退!福建医科大学发文:发现结直肠癌肝转移潜在治疗新通路 (2025-07-06)
- Nature Methods:解锁细胞3D迷宫——AI新视角,看清生命最微观的动态建筑 (2025-07-06)
- Cell:开发出LoxCode技术,可在胚胎发育的早期阶段追踪细胞命运 (2025-07-05)
- Cancer Cell:胡国宏团队首次揭示,化疗会唤醒休眠癌细胞,导致癌症复发转移 (2025-07-05)
- 研究破解马传贫疫苗致弱关键因素 (2025-07-05)
- 《科学》:分子胶重大突破!超1600个靶蛋白浮出水面,分子胶可降解蛋白范围大幅扩大 (2025-07-05)
- MC:复旦大学团队首次发现BAG2感知精氨酸缺乏,促进肿瘤存活的机制! (2025-07-05)
- Nature:人体组织中的体细胞镶嵌现象,科学家揭秘人类健康与疾病背后的基因秘密 (2025-07-04)
- AJPEM:肠道激素FGF19加速脂肪燃烧,促进肥胖小鼠减肥 (2025-07-04)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