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提出化学分子识别病理蛋白聚集可塑性新观点 |
![]() |
来源:网络 2024-09-22 13:47
该工作探讨了化学分子对病理蛋白聚集体不同polymorphs的结合特性,揭示了小分子在识别与结合不同polymorphs时的高度可塑性与适应性。淀粉样蛋白纤维的异常沉积是病、、渐冻症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核心病理标志物,也是实现这些疾病早期和治疗的关键靶点。然而,有别于蛋白的天然构象,淀粉样蛋白聚集具有独特的结构多态性。也就是说,同一病理蛋白在不同条件下可能形成结构迥异的淀粉样聚集(amyloid polymorphs)。这些polymorphs具有不同的病理毒性,与不同的疾病亚型相关,为开发特异性识别特定polymorph的化学小分子PET探针及抑制剂带来了挑战。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生物与化学交叉研究中心刘聪课题组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发表了题为Binding adaptability of chemical ligands to polymorphic -synuclein amyloid fibrils的研究成果。以既往成果为基础,该研究分析了不同化学小分子与帕金森病关键病理蛋白 -突触核蛋白( -syn)形成的不同amyloid polymorphs的结合位点与模式,揭示了小分子在识别与结合不同polymorphs时的高度可塑性。该成果拓展和完善了化学分子与淀粉样聚集的互作理论,并展现了病理蛋白聚集纤维的分子探针设计、研发以及其在临床应用中的潜力。
该研究分析了7种不同骨架的小分子与携带E46K突变的 -syn淀粉样聚集的结合特性,并将其与对野生型 -syn形成的polymorph 1a的结合特性进行了对比。利用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研究测定了这些小分子对E46Kpolymorph的亲和力,并观察到它们对两种 -syn polymorphs展现出相似的亲和力。进而,研究采用冷冻电镜三维螺旋重构技术对小分子-E46K polymorph复合物进行结构解析,揭示了小分子在不同polymorphs中的具体结合位点和结合模式。研究发现,与天然蛋白质的三维结合口袋相比,淀粉样聚集的二维管状结合界面空间限制较小,为小分子提供了更多的结合自由度。这一特点使得小分子能够通过不同的取向与不同的结合位点相互作用,从而实现对不同amyloid polymorphs的识别和可塑性结合。
进一步,研究发现,通过改变小分子的骨架和官能团,可以对其结合可塑性进行调节。这丰富了科学家对小分子与淀粉样蛋白聚集互作机制的认识,并为设计具有高亲和力和高选择性的分子探针奠定了结构基础和化学基础。
该工作探讨了化学分子对病理蛋白聚集体不同polymorphs的结合特性,揭示了小分子在识别与结合不同polymorphs时的高度可塑性与适应性。该成果拓展了研究人员对小分子-淀粉样蛋白聚集体互作机制的认知,为研发淀粉样蛋白聚集特异性PET探针带来了新思考,并为开发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分子诊断工具奠定了基础。
研究工作得到国家委员会、中国科学院、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支持。
上海有机所提出化学分子识别病理蛋白聚集可塑性新观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太空中的心跳!Biomaterials:人类心肌细胞在太空中能存活更长时间,为地球上更好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 (2025-02-24)
- Nat Neurosci: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在蛋白质水平上成功绘制出了人类大脑发育的详细图谱 (2025-02-24)
- Science:科学家绘制出新型遗传图谱,识别出1000个潜在的肾脏疾病新型疗法靶点 (2025-02-24)
- Cell:模拟低氧呼吸效果的药物HypoxyStat有望治疗一系列线粒体疾病 (2025-02-24)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氟尿嘧啶打针剂阐明书的布告 (2025-02-24)
- 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全国多地试点的新形式怎样样了? (2025-02-24)
- 还在担心腹膜纤维化影响透析效果?Stem Cell Res Ther研究表明丹参素搭配干细胞外泌体或能对抗腹膜纤维化难题 (2025-02-24)
- 传统中药吴茱萸的“隐藏技能”曝光!Int J Biol Macromo:吴茱萸次碱可调节神经炎症,帮你跟大脑迷糊、焦虑说拜拜! (2025-02-24)
- Nature:科学家识别出能阻止机体攻击性行为和诱导亲社会行为的特殊大脑区域 (2025-02-24)
- Nature: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来应对全球传染性疾病大流行 (2025-02-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