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营销 > 重塑癌症诊疗格局,携手共筑健康未来!阿斯利康诚邀合作伙伴,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

重塑癌症诊疗格局,携手共筑健康未来!阿斯利康诚邀合作伙伴,探索联合治疗创新方案

来源:网络 2024-09-29 20:00

阿斯利康希望广泛携手本土医药企业与领先的研究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治疗方案,开展包括药物联合治疗临床研究在内的战略合作,令更多中国乃至全球的癌症患者迈向高质量长生存。

肿瘤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构成重大威胁的疾病之一,癌症成为中国乃至全球范围内疾病治疗负担中最为沉重的一部分。据国家癌症中心最新显示,2022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和死亡人数分别高达482万与257万[1]。

让癌症变成可控制的慢性病已成为医药行业的共同追求。国家发布的《健康中国行动 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提升至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2]。众多制药公司都在为实现这一宏伟目标而不懈努力。

联合治疗有望提升患者获益

面对严峻的疾病负担,寻找更为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始终是医学界共同的目标。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对肿瘤的认知逐渐加深。人们发现,传统的单一治疗手段如手术、放疗和化疗等,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但其局限性也不容忽视。特别是对于晚期或难治性肿瘤等较为复杂的疾病,单一治疗药物或方案通常难以实现最佳治疗目标。不同治疗药物或策略的组合,在临床试验和真实世界研究中,均带来了令人振奋的临床获益。随着创新技术手段和药物的涌现,联合治疗被认为是肿瘤临床治疗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蕴含着巨大的发展潜力。

阿斯利康潜心推动癌症诊疗变革,携手本土创新共筑肿瘤慢病化时代

作为一家科学为本的生物制药企业和全球肿瘤领域的创新领导者,在中国,阿斯利康秉持 引领变革,攻克癌症 的愿景,以助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癌症防治目标为己任,希望让癌症不再成为致死主因。截至2024年8月,阿斯利康已成功将11款全球肿瘤创新药物引入中国市场,覆盖、、泌尿肿瘤、消化道肿瘤、妇科肿瘤和血液肿瘤六大疾病领域。阿斯利康焦高发且患者需求最迫切的肿瘤领域,通过自主研发、合作开发、联合研究、业务拓展合作等多元方式,不断充实产品管线,到2030年预计将带来10余款肿瘤重磅创新产品与80多个新适应症。

在推动创新药物研发与引进的同时,阿斯利康也深刻意识到中国创新和本土科研的巨大力量。在刚刚过去的2024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和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阿斯利康展示了超过130篇摘要,涵盖其17种已批准和潜在的新药,包括5场主席研讨会和41项口头报告。值得一提的是,阿斯利康通过支持中国专家对前沿研究的领先分享,让中国科研成果在国际学术舞台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在2024 WCLC与ESMO两场国际大会上支持中国专家共发表20篇研究成果,包括2场主席研讨会与4项口头报告。

提升肿瘤临床上的治疗水平、改善癌症患者的诊疗格局,这些也都离不开本土创新生态圈伙伴的共同努力。阿斯利康希望广泛携手本土医药企业与领先的研究机构,积极探索创新治疗方案,开展包括药物联合治疗临床研究在内的战略合作,令更多中国乃至全球的癌症患者迈向高质量长生存。

阿斯利康向合作伙伴提供其三代EGFR-TKI「奥希替尼」、靶向HER2 ADC「德曲妥珠单抗(与第一三共联合开发和商业化)」、检查点抑制剂(包括Tremelimumab和度伐利尤单抗)以及新型BTK抑制剂「阿可替尼」以支持开展联合治疗的临床研究。截至当前,阿斯利康已与7家本土公司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探索联合治疗新方向,为患者提供更多元的治疗选择。合作项目包括:

✦在肺癌领域,自 肺癌靶向联合科研合作专项 启动以来,项目已吸引了10余家本土制药公司的积极响应和申请。目前,阿斯利康已与石药集团、勤浩医药和晨泰医药三家本土药企达成创新合作,开展包括两项联合治疗的注册研究,以及多项新机制药物联合探索研究,让更多肺癌患者获益。

✦在领域,阿斯利康携手智康弘义,惠及更多肝癌患者。

✦在胆道癌领域,阿斯利康与海莱新创达成合作协议,为药物联合创新型肿瘤治疗器械开展临床研究树立范式,提升胆道癌患者临床获益。

✦在血液肿瘤领域,阿斯利康携手亚盛医药探索更多创新方案,填补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中国创新是推动全球癌症诊疗变革的关键力量。我们相信,在 中西合璧创新 的战略引领下,必将有越来越多中国智慧走向世界、链接全球,惠及更多患者。在此,我们诚邀更多志同道合的行业伙伴加入我们,共同探索联合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和实践,助力 健康中国2030 目标实现,共创肿瘤慢病化时代。

如何申请

申请要求:

1. 企业具有创新分子(小分子或大分子)、创新靶点或创新技术;

2.产品作用机制明确

3. 产权/专利清晰。

申请步骤:

1. 有意愿的中国制药企业提出合作需求,并提供研究计划及必要的支持数据;

2. 阿斯利康团队评估可行后双方签订合作协议;

3. 临床研究的开展由中国制药企业实施。

联系方式:

肺癌:

ChinaLCPartnership@AstraZeneca.com

乳腺肿瘤:

ChinaBCPartnership@AstraZeneca.com

消化道肿瘤:

ChinaHBCPartnership@AstraZeneca.com

血液肿瘤:

ChinaHEMAPartnership@astrazeneca.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