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学者研究发现,适量咖啡或茶,保护心血管代谢健康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4-10-08 12:32
该研究发现,在没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参与者中,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量与新发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的风险呈负相关,那些适量饮用咖啡或适量摄入咖啡因的人风险最低。在全世界范围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心代谢性共病(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CM)的发病率随之增加,正在正在成为一个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CM被定义为同时患有2型、和卒中(中风)中的至少2种。
之前的观察性研究表明,咖啡、茶和咖啡因的摄入量与个体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风险呈负相关,然而,它们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和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关系尚不清楚。
近日,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柯朝甫团队在The Journal of Clinical Endocrinology Metabolism 期刊发表了题为:Habitual Coffee, Tea, and Caffeine Consumption, Circulating Metabolites, and the Risk of Cardiometabolic Multimorbidity 的研究论文。
这项新研究显示,经常摄入适量的咖啡和咖啡因,可能会对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产生保护作用,包括2型糖尿病、冠心病和卒中(中风)。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可以在CM发展的几乎所有阶段发挥重要的保护作用。
论文通讯作者、苏州大学苏州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柯朝甫副教授表示,这项研究提示我们,每天喝三杯咖啡,或摄入200-300毫克咖啡因,可能有助于降低没有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个体罹患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风险。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饮用咖啡、茶和咖啡因对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具有保护作用。然而,这些饮料对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发展的潜在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未知的。
研究团队回顾了有关这一主题的现有研究,发现患有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人的全因死亡风险是无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人的2倍,而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更是高出近4-7倍。此外,与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相比,CM可能会带来更高的身体功能丧失和精神压力风险。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对英国生物样本库(UK Biobank)的数据进行了分析,该样本库是一项大型且详细的纵向饮食研究,参与者人数超过50万,他们的年龄在37-73岁之间。研究团队排除了样本库中那些咖啡因摄入量信息不明确的参与者,最终纳入分析的参与者总数为172315人,他们在基线时未患有任何心血管代谢性疾病;而咖啡和茶摄入量的分析则纳入了188091名相应参与者。参与者的心脏代谢疾病结局通过自我报告的医疗状况、初级保健数据、住院患者数据和链接到英国生物样本库的死亡登记记录确定。
该研究发现,在没有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参与者中,咖啡和咖啡因的摄入量与新发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的风险呈负相关,那些适量饮用咖啡或适量摄入咖啡因的人风险最低。适量的咖啡或咖啡因摄入与心血管代谢性共病的所有发展阶段呈负相关,包括从无病状态转变为单一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然后再转变为心血管代谢性共病。
具体来说,与未摄入咖啡因或每天咖啡因摄入量低于100mg的人相比,适量饮用咖啡(每天3杯)或适量摄入咖啡因(每天摄入量为200-300毫克)的人新发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的风险分别降低了48.1%或40.7%。该研究还发现,共有80-97种代谢物(例如极低密度中的脂质、组氨酸和糖蛋白乙酰基)被确定与咖啡、茶或咖啡因摄入和新发CM相关。
咖啡、茶和咖啡因摄入量与心脏代谢多重疾病关联
柯朝甫表示,这些研究结果强调,将适量咖啡或咖啡因的摄入作为健康人群的饮食习惯,可能对预防心血管代谢性共病(CM)有深远的益处。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太空中的心跳!Biomaterials:人类心肌细胞在太空中能存活更长时间,为地球上更好的治疗策略提供线索 (2025-02-24)
- Nat Neurosci:科学家以前所未有的细节在蛋白质水平上成功绘制出了人类大脑发育的详细图谱 (2025-02-24)
- Science:科学家绘制出新型遗传图谱,识别出1000个潜在的肾脏疾病新型疗法靶点 (2025-02-24)
- Cell:模拟低氧呼吸效果的药物HypoxyStat有望治疗一系列线粒体疾病 (2025-02-24)
- 国度药监局对于修订氟尿嘧啶打针剂阐明书的布告 (2025-02-24)
- 医保商保同步结算 全国多地试点的新形式怎样样了? (2025-02-24)
- 还在担心腹膜纤维化影响透析效果?Stem Cell Res Ther研究表明丹参素搭配干细胞外泌体或能对抗腹膜纤维化难题 (2025-02-24)
- 传统中药吴茱萸的“隐藏技能”曝光!Int J Biol Macromo:吴茱萸次碱可调节神经炎症,帮你跟大脑迷糊、焦虑说拜拜! (2025-02-24)
- Nature:科学家识别出能阻止机体攻击性行为和诱导亲社会行为的特殊大脑区域 (2025-02-24)
- Nature:科学家有望利用人工智能建模来应对全球传染性疾病大流行 (2025-02-23)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