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上海医药企业的重组将正式拉开帷幕

上海医药企业的重组将正式拉开帷幕

  6月17日,上海医药、上实医药、中西药业3家上海的医药上市公司决定自6月18日起停牌五个工作日。这意味着意料之中的上海医药企业的重组将正式拉开帷幕,且具体方案有望在下周三晚间披露。

 

  此前,坊间传出上海市对医药行业重组的目标是,打造一个“统一的医药业务管理大平台”,为此在2008年7月上海医药集团被整体并入上实集团,上实集团持有上药集团60%股权。

 

  当时,上药集团控股上海医药和中西药业两家上市公司,上实集团则控股上实医药,3家上市公司同归一个实际控制人后,如何解决同业竞争,也使重组不得不发。上实集团在当初收购上药集团的收购报告书中明确提及,“最迟于2009年6月30日前,提出消除同业竞争的方案,整合相关业务,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而身为上海医药企业重组操刀人的上实医药董事长兼上药集团董事长吕明方,也在今年4月23日上实医药的股东大会上明确表态,“上实集团重组上药集团将是实质性的产业重组,并预计6月30日前会出初步方案。”

 

  由此,随着3家上市公司的同时停牌,要重组已毫无悬念,问题就是如何重组。从3家上市公司主营资产来看,上实医药主要业务是医药制造业;上海医药主要是分销零售;中西医药则因实质性资产不多,并认为是空壳公司。另外,上实集团旗下的上实控股还拥有不少医药资产,上药集团也拥有不少非上市医药资产。国信证券分析师丁丹认为,目前上实医药和上药集团两者的医药工业资产涉及行业众多,业务庞杂,而且两家企业都以普药居多,这使得不少同类产品在同一区域销售的情况大量存在。例如“仅公告核查存在同名批文就达到85个之多”,因此对医药工业的整合将是此次重组的主要内容。

 

  另一方面,在华东乃至全国拥有众多医药零售网络的上海医药则被市场普遍认为将有望成为上实系整合医药零售渠道的资本平台。 资料显示,除了上海医药自身的零售渠道之外,上实控股参股的胡庆余堂国药号、上实医药控股的云湖医药和上药集团下属的上海医药进出口公司均属于医药流通类资产。

 

  就此,多家券商对重组方案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所有制造业的资产全部注入上实医药,使其成为医药产业平台;所有医药分销零售业务则注入上海医药,将其打造成为医药分销平台;至于中西药业,则可能通过重组的方式剥离。

 

  但也有基金经理认为,如果让上海医药成为单纯流通企业,恐怕利益很难平衡,而且其下属一些中小生产企业效益并不好。对上海医药比较合理的定位是流通、普药和保健制品的整合平台,而上实医药则可以整合以高端研发为主的生物制药,较能平衡各方利益。具体重组方案究竟如何,人们将拭目以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