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生物医药驱动产业变革的能量

生物医药驱动产业变革的能量

  由于我国的生物技术与国际领先水平差距较小,故仍然存在跨越式发展的机会,从而一举在新技术革命中占据位置。从这样的战略角度去考虑,政府和生物制药业都必须更关注、更支持生物制药业的发展。

  前阵子,在长春举行的第三届全国生物产业大会,会后给我的感觉是,生物医药已经到了整体勃发的前夜。

  作为一个医药营销策划人,为何要去参加全国生物产业大会?很多人都问过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相信,生物技术将会在未来的几十年内,彻底颠覆整个制药行业,甚至是医疗行业。此次参加生物产业大会可谓收获良多,总的印象是,我国的生物制药将进入一个全新的高速发展阶段。

  这些年来,化学药在研发上碰到了很大的问题。最近几年,FDA批准的NCEs化学药品数量呈不断下降趋势,不但费用上升,风险也大大增加,受此影响,国际上比较大型的制药企业不得不把研究的重点转向了此前不大关注的疑难杂症类的专科药品。研究新化学分子式新药所遭遇的困难在不断加大,新化学实体的研究越来越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如果这种趋势延续下去,化学制药业将遭遇衰退的命运。这种隐隐出现的趋势,再加上这些年生物技术所取得的不断进展正提示人们,也许只要20年的时间,制药业的版图就会重新改写:今后生物药品、生物治疗技术将会进入到一个高速的发展阶段,从而彻底改变医疗和制药业。

  目前,我国在生物技术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令人关注。如长春某公司推出的干细胞治疗技术,据说已经在糖尿病、肿瘤等疾病治疗上,达到了临床应用的水准。笔者并非生物学家,但很显然,干细胞治疗的方法对于1型糖尿病来说,可能是惟一可以令患者摆脱长期依赖使用胰岛素的手段,这种技术如果一旦能大幅度提升成功率,其可能会改变1型糖尿病的标准治疗方案,对于制药业的影响之大,可以显现??以前的治疗方案中间,都是用新药来替代旧药品,而这种新的治疗方法,则要彻底的摆脱了化学药品。

  抗肿瘤的单抗药品研究进展也让人瞩目。中国第一只国产抗肿瘤单抗药物“泰欣生”,在上市短短的一年时间,已经取得了1亿元的销售业绩,据称未来有望突破10亿元,真正成为中国制造的“重磅炸弹”药品。单抗药品在今后的肿瘤疾病治疗方案中,可能会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这对于现在国内的一些肿瘤治疗领域的生产厂家来说,这种趋势不容忽视。笔者认为,泰欣生的成功上市,必将为单抗药品在中国市场的高速发展打开机会之门。

  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基因芯片技术目前已经获得SFDA的新药证书。我国将基因芯片纳入新药管理,而不是作为医疗器械或者耗材,这体现了SFDA的谨慎态度。但是不能不考虑的是,作为新药管理,牵涉到医保目录等诸多复杂的问题,显然不利于新技术的扩大应用,也不利于鼓励生物产业的发展。所以建议有关管理部门为此类真正有良好效果和技术含量,并代表了一种研究新方向的生物制品,在严格效果评审的基础上,给予更多的政策倾斜,以便扶持此类产品快速成长。

  另外,尽管目前新生儿孕前体检技术能够检验的疾病还很有限,但结合此前英国有生物学家“敲掉DNA中坏基因”(意味着可以改良新生儿的基因),以及我国上海交通大学科学家吴际教授发现“卵母干细胞’等报道,可以预计,由生物技术推动的医疗革命正在快速到来。

  不管我们喜欢与否,当前的医疗技术必将在几十年内因生物技术而彻底改变,“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生物制药业也必定随之而发生改变,化学药将会受到最大的刺激。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