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有远虑无近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有远虑无近忧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主要成分为亚胺培南和西司他丁钠。亚胺培南是一种最新型的β-内酰胺抗生素-亚胺硫霉素,抗菌谱极广,对革兰氏阴性和阳性菌、需氧菌和厌氧菌均有良好抗菌活性。

  亚胺培南由美国默克公司(在我国称默沙东公司)在1979年研制开发成功,也是其创制的第一个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制剂于1985年在德国首次上市,1985年11月在美国被批准上市,1991年被引进我国。

  目前,亚胺培南化合物专利在世界各国都已经没有约束力,但存在关于其物质、方法等专利方面的保护,并且保护期限较长。

  销量增长,份额下降

  在我国市场,最近几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销售出现过波动,但整体来看呈增长趋势。据16城市抽样医院购药金额推总统计数据显示,2005~2008年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年平均增长率为13.2%。其中,2008年增速最快,较2007年增长了31.7%。

  尽管销售形势整体上表现良好,但市场份额却连年下滑,2006年下降幅度最大。2008年占培南类药物市场的42.3%。原因固然有来自新品种的竞争压力,但老对手美罗培南的强劲表现则是使其受到压制的最主要因素。

  竞争对手美罗培南实力强劲

  自上世纪80 年代中期亚胺培南进入临床后,现已发展到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帕尼培南、法罗培南、厄他培南、多尼培南、比阿培南7个品种。目前我国获准生产的除亚胺培南外,还有美罗培南、帕尼培南、厄他培南、法罗培南和比阿培南5种。其中,现在在国内市场上能够对亚胺培南构成强烈冲击和压制的,只有美罗培南一个。

  2006年以前,亚胺培南一直在培南类药品市场坐着头把交椅,2006年被美罗培南反超,此后便没能翻身。两者市场份额的差距一直在7%~9%之间。

  如今,美罗培南已经成为培南类药物市场的领跑者,市场份额在2008年达到51.77%。

  默沙东成为一方霸主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国内生产企业有5家(不包括杭州默沙东),进口企业有4家,但是默沙东公司(包括杭州默沙东在内)一家,就占据了整个亚胺培南市场近九成的市场份额,给其他几家公司所剩的市场蛋糕少得可怜。近几年,随着新公司不断加入到该市场,默沙东公司的市场份额也在逐渐下降,但是2008年依然达到88.6%,而其下惟一的规格1.0g亚胺培南司他丁钠也毫无悬念的成了该药规格品种中的绝对主力。

  国内小份额地区市场分散而均匀

  上海和北京始终是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最主要的两大国内地区市场,2008年所占市场份额分别为19%和15.2%。两地所占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的市场份额最近几年变化不大,2004~2008年,上海的市场份额始终在19%~20%,北京则维持在15%~19%。其他地区虽然都在10%以下,但是排名相邻的地区间差距不是很大。

  虽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受到了其他同类产品的强烈冲击,但在培南类药物市场想重返榜首很难,但因其具有高效、广谱和不与其他β-内酰胺类抗生素交叉耐药的特点,仍然具有明显的市场发展比较优势,近期市场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