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领导干部联系医药企业有“五忌”

领导干部联系医药企业有“五忌”

  近年来,许多地方的食品药品监管部门为解决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建立起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效。如何进一步发挥这一做法的优势?具体来说,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有“五忌”:

 

  一忌对象上挑肥拣瘦。

 

  一提到联系企业,少数单位的领导干部往往青睐规模大、效益好的重点企业,而对规模小、效益差的企业不屑一顾。这样做的结果是不能把握地方医药经济发展的全局。正确的做法是,只要是与公众用药安全相关的医药企业,领导干部要不分企业规模、产品品种,一视同仁。这样才能全面了解情况,提高帮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推进各项监管措施落到实处。

 

  二忌认识上有失偏颇。个别领导干部在联系企业时,热衷于帮企业找贷款、跑项目、引技术,这并非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监管职能所在。

 

  食品药品监管部门领导干部联系企业,要致力于引导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推进产品和技术创新,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更好地确保药品质量,促进医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三忌作风上浅尝辄止。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必须要深入企业。

 

  由于工作忙、时间紧等原因,个别领导干部到企业调研时走马观花,有的甚至打一个电话就了事。对企业的实情了解不够,不能发现企业存在的问题,就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分析判断,不能提出具有前瞻性和指导性的建议和措施。

 

  四忌执行上虎头蛇尾。

 

  领导干部联系企业,是在监管部门与企业之间搭起一座沟通的桥梁,这既有利于企业发展,也有利于监管水平提升。联系企业不应成为短期的“应景”行为,而要作为长效机制坚持下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五忌帮扶上避重就轻。

 

  一些地方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在对企业进行帮扶时,采取的措施针对性不强。比如:宣传法规多,传递信息少;培训内容笼统,缺乏专业细分;管理上理论要求多,实践指导少;重视隐患排查,忽视督促整改。这些问题都有待改进。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