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农村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农村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有县中医医院1509所,实有床位13.9万张。2009年,我国76%的乡镇卫生院设置了中医科、中药房。近30%的村卫生室以提供中医药服务为主或者能够提供中西医两法服务。我国农村中医药服务网络逐步完善。

 

  近年来,中央和地方加大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投入力度,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能力建设。截至目前,中央已安排33亿多元对660余所县级中医医院进行房屋设备改造和建设。2004年以来,中央安排10亿多元实施中医特色专科、针灸理疗康复特色专科、急诊科、中药房等建设项目3295个。

 

    此外,中央安排专项资金支持中西部地区3万多个乡镇卫生院进行建设。陕西、四川、湖北等省也安排专项资金,支持县级中医医院改扩建;广东、湖南、甘肃等省加强了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室)的中医药业务建设;北京市制定优惠政策,促进县级中医医院发展中医特色服务。

 

  农村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中央财政投入1.7亿元对9万多名在岗无学历的乡村医生进行中医专业中专学历教育,又投入5000万元对2万名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临床技术骨干培训;2007年开始,中央财政投入6.4亿元用3年时间在中西部地区农村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局投入2.3亿元开展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人员中医药专项技能培训。各地也采取措施,为农村培养实用型业务骨干。

 

  中医药作用在新农合中得到更好地发挥。各地在建立新农合制度中,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定点医疗机构,适宜中医药服务项目纳入补偿范围,必需的中成药和中药饮片纳入基本药物目录。

 

    绝大部分县(市、区)采取提高中医药服务补偿比例、降低中医院住院起付线、将中医药纳入门诊慢病补偿范围等措施,鼓励参合农民和定点医疗机构应用中医药。如山东、甘肃、新疆等大部分省(区、市)制定了全省统一的提高中医药补偿比例的补偿方案;贵州省遵义县将中医门诊治疗全部纳入报销范围,并比西医高30%。新农合各项中医药政策措施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农村中医药工作的发展,缓解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建设成效显著。截至目前,已建成先进县(市、区)205个,正在建设的80个。大多数省(区、市)开展了省级先进县建设工作。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