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万国牌”尽显市面

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万国牌”尽显市面

  当今,我国高端医疗器械市场“万国牌”尽显市面,如今医院里所用的高端医疗器械几乎是“洋货的天下”。事实上,在国内医疗器械的出口结构中,手术用巾、按摩器具等仍是传统项目,而独资、合资企业出口则占有绝对的市场优势。

 

  外国品牌一统天下 

 

  通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医疗器械行业已经有了较大发展,从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基本空白,发展到现在能够生产47大类3000多个品种1.1万多种规格的产品,基本满足全国三级以下医院对设备的需求。可是,作为世界上潜力最大的医疗器械消费市场,我国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超过1.2万家,市场集中度却比国内药品制造业更低,每年600多亿元的工业生产总值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2%。

  资料显示,我国每年要花数亿美元的外汇从国外进口大量医疗设备,国内有近70%的高端医疗器械市场被发达国家公司瓜分,核磁、MR、CT等医疗设备市场主要集中在GE、西门子和飞利浦等外资公司手里。在医用电子产品领域,90%的心电图机市场、80%的中高档监护仪市场、90%的高档多道生理记录仪市场以及60%的睡眠图仪市场均被外国品牌占据;而国内企业产品主要集中在按摩器具、血压测量仪器等低附加值种类上。

  

  软肋突显先天不足

 

  国内高端医疗器械市场缘何“西风尽吹”?内因和外因兼有。

  内因上,自身软肋突出。在我国,虽然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数量众多,但是规模小,科研力量弱。不少企业厂房陈旧,设备简陋,工艺落后,无力从事高端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因此在科技含量方面,国内企业与国外先进水平的差距相当大;而在产品质量方面,由于企业片面追求成本价格优势,导致产品质量不稳定,返修率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内用户使用国产医疗设备的积极性。

  此外,与制药行业一样,国内医疗器械行业缺乏新品开发投入资金。在国外,医疗器械新品开发投入的资金一般占到销售额的10%左右,而我国只占1%左右。很多企业长期以来生产不景气,状态低迷,经常连这个比例都难以保证。有些国产医疗器械即使有好的第一代产品,但苦于缺乏产品持续创新必需投入的资金而后劲不足,导致竞争力减弱,最终失去市场分额。

  外因上,用户迷信洋货。除了在产品性能方面不及国外,用户过于青睐进口货,也对国外高端医疗器械长驱直入我国市场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外来和尚会念经”的思想支配下,很多医院总觉得国产医疗器械在技术和质量方面不如进口的,明确表示不用国产货。 

  行业潜规则也是造成国产医疗器械“俯首称臣”的因素之一。采购进口高档医疗设备给某些人带来的好处可谓“巨大”。其一,这些人有机会出国“考察”。当然,必要的考察无可厚非,可是在“考察”的幌子下,有些“专家”乘机出国“开洋荤”,变相公费旅游,损公肥私。其二,高额回扣使洋设备变得“炙手可热”。一些大型进口医疗设备报价很高,其中难免有的作为回扣返回给医院或转嫁给购买者。其三,进口仪器投资虽大,但收回成本快,后期效益可观。目前,在医院实行双重收费标准的不仅有核磁共振、CT、内窥镜,像进口呼吸器、高频电刀等,也都是洋玩意儿的收费超过本国产品。 
 

  奋起直追任重道远 

 

  由于价格等方面的优势,国内低端医疗器械市场长期以来基本上还是本土企业的天下。然而,随着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机构的扩容,过去在低端医疗器械市场可以“睡太平觉”的国内企业,如今很难高枕无忧了。

  面对国内医疗器械市场“西风尽吹”的尴尬状况,业内人士多次呼吁:必须大力发展国产高端医疗器械产品,如果国内企业只满足于中低端市场,路会越走越窄,更何况低端市场也面临“狼来了”的局面。 

  高端医疗器械一项科技成果至少需要三到五年转化期,没有一两千万元的投入无法产出,因此除了企业自身要努力弥补在创新、生产、销售方面的先天不足以外,政府相关部门也应以政策性资金等方式加以推动,帮助具有良好市场前景的企业走完创新链全程。在专项技术攻关、金融服务提供、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积极借鉴国外先进做法,把生产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按照市场经济的规律有机协调组织起来。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协调、健康地发展。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