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调价背后的操纵之手 |
![]() |
由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国家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开始执行。药品调价已有十余天,近日,走访温州多家零售药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了解情况,发现大部分药店已开始执行新价格,不过也存在低价药品“换装”涨价的情况。
自1996年整顿药品价格秩序以来,药品市场先后历经了大大小小20多次调价,但并未缓解医患这一矛盾。而恰恰相反的是每降一次价,药品总价量不降反升。此次发改委调价的力度大,共涉及296种药品,2349个具体剂型规格品,有45%的品种价格作了下调,但是新规颁布十几天来,不少地方老百姓反应冷漠,普遍反映得不到什么实惠。
药品调价意在解决百姓看病贵问题,但是对于厂商来说就要失去一些利,因而,他们想方设法研究对策,如:有的药品还是原来的药品,换个精美的包装,冠上新药或者特效药,价格不降反升,如有的药品在数量上做文章,采取减少添加剂,减少的颗数的方式;还有的干脆对一些不赚钱的药停止生产。药品改头换面不降反升,或者“降价死”,反而增加了公众的负担。
按说药品低价销售,竞争优势越明显,其中也有利可图,可是一些商家为啥不愿生产受老百姓欢迎的低价药品呢?个中原因不在药品之中,而在药品之外,药品从出厂到销售要经过层层关卡,据说整个销售过程的费用是总成本的15%,此次药品调价,平均降幅为12%,基本与销售费用抵销。销售费用被降了,一些部门的利润就要少了,一些人的回扣就少了,因而销者没兴趣,产者也没法销。
药品的采购招标本是最透明、最公平的方式,但是令人惊叹的是,招标不仅不便宜,而且越招越贵,据媒体报道:药店里零售价仅7元钱的血塞通,经过“减少药品流通成本”的集中招标采购,中标价竟飙升到19.17元;更离谱的是,一片胃铋治的中标价,竟然是市场价的14倍……,其原因就在于,药品生产属于市场竞争,而在消费环节却卡了壳,85%的药品仍然被医疗机构所掌控,医疗单位既是买方市场的支配主体,又是卖方市场的支配主体,最终难以将竞争进行到底。
目前医药实行的是多头管理,“发改委负责药价的调控,卫生部分管医院,药监局分管药品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因而对药价虚高的监管,往往是‘按下葫芦起来瓢’。”此种管理格局造成谁也管不了,谁也管不住,药品越调价越涨的怪圈始终难以了结。
药品调价要调出效果,还得从体制机制上入手,变产、供、销多头管理为集中管理,既要管住药品,又要管住药品之外的无形之手,刹住销售环节的不良风气,此种调价才能实实在在,让老百姓真正的得实惠。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子刊:朱孝峰/邓蓉团队揭开铁死亡传播机制,带来抗癌新靶点 (2025-04-20)
- Nature子刊:清华大学江鹏团队揭示巨噬细胞代谢重编程提高抗病毒免疫能力 (2025-04-20)
- Cell:致命蛋白如何变身守护者?DNA双螺旋破解神经退行之锁 (2025-04-20)
- 帕金森病治疗的“巨大飞跃”!两篇Nature论文齐发:干细胞在临床试验中安全、有效治疗帕金森病 (2025-04-19)
- 《神经元》:中国科学家发现,大脑中的免疫细胞ILC2可以促进卒中的后神经修复! (2025-04-19)
- 基金委窦贤康主任:改善流动编制和兼聘人员监督管理,规范与依托单位、科研人员的“亲清”关系 (2025-04-19)
- 吃肉还是吃糖?《自然》子刊:操控食欲的神奇分子或能影响寿命 (2025-04-19)
-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绘制出新型细胞图谱,有望揭示神经母细胞瘤肿瘤微环境的显著改变 (2025-04-18)
- 中国整治“神医”“神药”等告白乱象 (2025-04-18)
- 国度药监局召开药品网络贩卖平台企业合规指导任务会 (2025-04-1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