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我国首个抗埃博拉药物获批 限紧急情况下使用

我国首个抗埃博拉药物获批 限紧急情况下使用

■疫情

世界卫生组织(WHO)28日发表埃博拉疫情最新通报,在几内亚、利比里亚、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4国已有3069人感染,其中1552人死亡。此外,刚果(金)确诊的埃博拉病毒感染者已增至6人。WHO称,过去一周是此次疫情暴发以来案例增加最多一周,证据显示,埃博拉疫情正在恶化。WHO近日发布的抗击埃博拉疫情路线中,制定的详细行动计划和资金需求中说明,未来6个月内至少将花费4.89亿美元,力图在6到9个月内阻止埃博拉疫情的蔓延。这次疫情暴发导致的总案例数可能超20000人。

记者昨天从军事医学科学院了解到,该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针对埃博拉病毒,历时5年研制的药物jk-05近日通过总后卫生部专家评审,获得军队特需药品批件。该药连同此前获批生产的埃博拉病毒检测试剂等科研成果一起,为我国防控埃博拉疫情提供了关键技术手段。埃博拉病毒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最高生物安全威胁的病毒,全球科学家迄今没有找到特别有效的应对措施。

针对该疫情再次暴发流行的潜在危险,近年来,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生防药物研究室王洪权研究员领衔的科研团队进行了防治药物专题研究。

jk-05是一种小分子化学药物,该药能够选择性地抑制埃博拉病毒的RNA聚合酶,从而达到抑制病毒复制的目的。研究表明,该药在细胞和动物水平感染试验中具有抗埃博拉病毒活性。专家特别强调,该药物虽已完成临床前研究,并在适用于广谱抗流感时完成了临床安全性评价,但对于埃博拉出血热治疗,目前仍仅限于紧急情况下使用。

■研究

埃博拉最新论文发布

五位作者已感染身亡

来自美国、英国、塞拉利昂和尼日利亚的研究人员28日在《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今年5月底到6月中旬,他们在塞拉利昂出现埃博拉疫情的头24天获取了78名患者的99个埃博拉病毒样本。研究人员利用基因组测序数据分析了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和进化史。

探源

病毒源自10年前的中部非洲?

结果显示,这次疫情中的病毒可追溯至2004年在中部非洲暴发的埃博拉疫情,这意味着在过去10年里中部非洲的一些埃博拉病毒逐渐传播到了西非。引发此次疫情的病毒可能首先由动物传给人,这种动物可能是果蝠。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