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多点执业备案制遇基层卫生局“抵制” |
![]() |
从今年8月1日起,北京市实施新的《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的最大突破在于,医生多点执业不再需要经过原单位批准,而是到市卫计委备案,这使医生的流动可以有机会打破原来公立医院体制的束缚。
北京市的多点执业备案制政策被认为走在全国各盛直辖市前面,受到医生和民营医院的普遍欢迎。但是,有民营医院在办理过程中反映,这一政策在基层部门执行中仍然有不同的解释,最终很难绕开原医疗机构批准这道槛,外表亮丽的政策执行起来等于一纸空文。
业内人士表示,医改的攻坚战牵涉到人事制度改革,让医生资源自由流动的前提是让医生成为自由执业者,而现行多点执业政策只是一种过渡,最终将被淘汰。
多点执业仍需原单位公章
递交申请材料时我才知道,医生申请多点执业的材料仍然需要加盖原单位公章,如果原单位不同意盖,材料不会被受理。北京一家民营医院的医务处主任韩玲玲(化名)质疑,这不是还和原来一样,北京刚刚实行的多点执业备案制政策岂不是成了废纸?
韩玲玲所在的民营医院位于北京大兴区,因为急需有经验的医生,医院拟聘任一位中医医生,根据北京市对于多点执业的政策,她整理好了材料,在大兴区行政大厅内却被区卫生局的工作人员退回,理由是材料上缺乏医生原工作单位的公章。
大兴区卫生局工作人员解释,根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该局为北京市卫计委下属单位)的有关规定,拟聘用中医科医生进行多点执业的医疗机构必须填写《多点执业工作任务表》,而在该表主执业地点一栏,除必须填写周门诊次数周门诊时间周病房次数周病房时间内容外,还必须加盖主执业医疗机构公章。
不仅如此,工作人员还交给她一张北京市中医类别医师主执业机构同意新增执业地点证明,该证明必须由主执业机构法人签字并加盖公章。
根据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9月5日下发给医院的有关规定,医生申请多点执业,必须填写北京市中医类别医师多点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多点执业工作任务表北京地区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申请备案表等表格,但是并没有要求填写北京市中医类别医师主执业机构同意新增执业地点证明。
对此,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医改处一位姓林的工作人员表示,市里下发的文件并没有包含北京市中医类别医师主执业机构同意新增执业地点证明,但是,办理多点执业由各区相关部门办理,因此怎样办理还是要视各区具体规定来执行。
不同区县规定可能不同,有的区县可能不需要在工作任务表上加盖原单位公章。林女士解释。
在如何解释该政策上,大兴区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处的一位人士表示,医生多点执业仍必须征得原单位同意,这和新颁布的《办法》并不冲突。批准和同意是两回事,文件规定可以不经原单位批准但是没说不经过原单位同意,而原单位同意就需要盖章。
聘用退休医生反而更难
在韩玲玲看来,新的多点执业政策执行以后,原来比较容易聘用的退休医生现在聘用起来却变得更难。
据行业内人士介绍,2011年以前,北京市卫生部门对医疗专家到别的医疗机构出诊管理并不很严,但是从2010年年底出台多点执业的新规定以后,对专家出诊的管理反而严格起来。
2010年12月,《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实施,规定医生可以多点执业,为医生走穴现象正名。根据规定,符合条件的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的执业医师经注册,可在北京市行政区域内2至3个医疗机构依法开展诊疗活动。
而今年8月1日实施的新修改的《办法》,则进一步放宽了对医生多点执业的限制,不仅规定医师申请多点执业不再需要本单位出具同意书,而且规定多点执业的地点数量不设上限,医疗机构的法人、负责人等管理人员也可以多点执业。
截至今年5月,北京市卫计委公布已经有1993名医生获准进行了多点执业。不过,官方公布的多点执业医生数量受到民营医疗机构的质疑,多家大医院在自己组建的医疗联盟内所进行的多点执业被医疗界认为是做样子。
关键是对医疗责任险的规定,让离退休医生到其他医疗机构出诊变得更困难。韩玲玲介绍。
根据2010年12月推出、2011年3月执行的《北京市医师多点执业管理办法(试行)》第六条第8款的规定,申请多点执业的医生必须出具医疗责任保险凭证。
这条规定从2011年开始执行,但是,对于已经离退休的医生,其原来所在的公立医院往往不再上医疗责任保险,而卫生主管部门却可以以申请人没有医疗责任保险凭证为由不批准其多点执业。韩玲玲进一步解释。
据保险界人士介绍,医疗责任险与医保有挂钩,对第一执业地点执业的医师或按照看一个门诊病人提取0.15元,做一台手术提取15元的比例收取费用,一位医师每年收费或在200多元到四五百元不等。
据了解,对北京新的多点执业政策,各区在对待医疗责任险方面政策不一。有的区县规定,只要新增的执业医疗机构出具医疗责任险凭证即可,而有的区县却规定,原来的医疗机构也必须出具医疗责任险,正是后者导致了离退休医生无法顺利开展多点执业。
医生需要自由执业而非多点执业
北京的政策已经是国内在多点执业问题上尺度迈得最大的,而依然问题重重。
市场需要医生资源流动起来的愿望非常迫切,这导致了北京多点执业新政策的出台,但是这一政策必然和原来的利益方发生摩擦,遭到各种明里暗里的抵制非常正常。一位业内人士评论。
公立医院培养一个医生那么多年,医院院长怎么会情愿让一个优秀的医生去为别人服务,换做民营医院的院长,也不会愿意。中国医院协会副秘书长庄一强分析,他表示,作为医院的控制者,地方卫生局也是现在医疗资源的既得利益者,很多卫生局官员都是来自大型公立医院,他们也不愿意医生自由谋职。
庄一强分析认为,造成医生难以自由流动的关键还是体制。一方面,在现行制度下,医生完全挂靠在第一执业机构,第一执业机构负责医生的吃、喝、拉、撒、睡,还要心甘情愿让医生自己赚钱,显然不合情理。而另一方面,对于医生来说,原单位支配了自己的工资、保险、职称和人事档案,又怎么敢违反原单位的意愿。
要让医生成为自由执业者,成为社会人而不是组织人,医改才能有希望,而实现这一目的有两个前提。庄一强表示,第一个前提是医院要去行政化,通俗说,取消行政级别,院长就是管理医院,不用政府任命,不再设什么处长、科长;第二个前提是改革医院人事制度,取消国家编制,对医生定岗而不是定编。
广东省卫生厅巡视员廖新波表示,多点执业的政策远非完成时,而是正在进行时。而中央对医改的文件也明确指出,对医生的管理要从人员管理过渡到岗位管理,要最终让医生成为社会人。
我认为医生最终会成为自由执业者,现在的多点执业政策是过渡政策,最终会被淘汰。廖新波最后下了如是结论。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互联网 + 照顾护士”服务形式或缓解家庭医疗照顾护士难题 (2025-05-14)
- 3家药企垄断质料药被罚没3.25亿元 (2025-05-14)
- 新疆:慎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已笼罩74个县(市、区) (2025-05-14)
- 上海市调整可另免费一次性使用医疗东西目次 (2025-05-13)
- 青海对于推动医保药品间接结算的关照 (2025-05-13)
- 河北省《医疗机构药物警戒技术规范》处所尺度宣布 (2025-05-12)
- 从免陪照料到智能医疗 粤病院立异服务加强医护协同效能 (2025-05-09)
- 投资超20亿元 罗氏制药在上海浦东新建临盆基地 (2025-05-09)
- 有前提的二级及以上综合病院要开设老年医学科 (2025-05-09)
- 海南自贸港扩展开放匆匆医药家当倒退 (2025-05-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