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公立医院进行试点分级诊疗 器械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公立医院进行试点分级诊疗 器械行业迎来政策利好

    国家卫计委10月9日宣布,卫计委正在起草分级诊疗制度相关文件,将逐步建立适合现时国情的分级诊疗制度,各省至少选择一个公立医院改革城市率先试点分级诊疗制度。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政策的出台使得基层医疗机构进入设备采购期,医疗器械行业再度迎来政策利好。

    分级诊疗铺开试点

    所谓分级诊疗,就是按照疾病的轻、重、缓、急及治疗的难易程度进行分级,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承担不同疾病的治疗,各有所长,逐步实现专业化,将大中型医院承担的一般门诊、康复和护理等分流到基层医疗机构,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基层”的格局。大医院由此可“减负”,没有简单病例的重复,可将主要精力放在疑难危重疾病方面,有利于医学水平的进步。基层医疗机构可获得大量常见病、多发病人,大量的病例也有利于基层医疗机构水平的提高。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一直实施严格的分级诊疗制度,城镇职工在定点医院就诊才能回单位报销。随着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医疗服务体系的改革、群众医疗需求的不断提高,城市大医院向所有患者放开,不再受医保限制。目前,除公费医疗保障的少部分人群仍有定点医院和固定的转诊渠道外,原有的分级诊疗制度已瓦解,患者可随意跨区域选择医疗机构。

    2012年以来,为解决患者在大医院扎堆、基层医疗机构衰退萎缩的状况,国家把重建完善分级诊疗模式,推进社区家庭医生服务,选择部分城市开展基层首诊试点作为公立医院改革的重要内容。

    目前,青海、江苏、浙江、四川等省,针对不同层级医疗机构,实行差异化的收费和医保报销标准,并逐渐拉大差距,引导患者分流就诊。最近,北京、上海、宁夏、重庆等地也在相关政策文件中,对分级诊疗作出制度安排。国家卫计委新闻发言人宋树立说,国家卫计委正在梳理、总结各地重建分级诊疗制度的探索经验,研究起草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相关文件。

    宋树立透露,国家分级诊疗制度的总体考虑,是优化医疗服务体系,通过发挥医疗服务价格和医疗报销的经济杠杆作用,引导患者合理有序流动,最终形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格局。

    利好医疗器械业

    推动分级诊疗是公立医院改革的一部分,这一制度将使得医疗器械消费市场进一步扩大。

    资深医药基金经理孟利宁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我国县乡两级医疗机构的器械配置水平较低,设备较为陈旧老化。未来几年,随着分级诊疗制度的试点与推行,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将成为中国医疗器械市场发展的重中之重。除此之外,西部地区的器械设备也进入更新换代期。

    日前,国家卫计委和工信部联合召开推进国产医疗设备发展应用会议。国家卫计委主任李斌称,将重点推动三甲医院应用国产医疗设备。工信部部长苗圩表示,为推动国产医疗设备产业发展,将建立主动使用国产医疗设备激励机制。

    另外,2013年10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健康服务业”大概念,并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力争到2020年,把健康服务业的总规模从现在的2万亿元提高到8万亿元以上。该政策对健康护理类医疗器械等直接形成利好。自该政策出台后,市场对于医疗器械的关注开始逐渐升温。

    海通证券表示,三条主线掘金2014年医疗器械领域投资机会:1、近期积极进行并购上市公司,并购将是近两年至三年最重要的投资主线。龙头上市公司有:新华医疗、鱼跃医疗、凯利泰等;2、受益于县市级医院消费放量的个股,主要有和佳股份、尚荣医疗等。3、有新产品储备的个股,主要是理邦仪器、冠昊生物等。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