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年内试点公立医院改革 药品零差率销售 |
![]() |
医药网7月26日讯 近日,沈阳政府网公布了《沈阳市2016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要点》,对公立医院改革、分级诊疗、全民医保、卫生信息化等方面作出部署。全市将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年底前启动1至2家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关键词1:公立医院改革
年底前启动1至2家改革试点
今年,沈阳市将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制定《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2016年底前,适时启动1至2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医院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步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综合改革。
此外,要确保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市九院)改扩建工程等7个续建项目2016年底前竣工。加快推进市五院肿瘤治疗中心PPP项目建设,推进市口腔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
力争2016年内再引进8-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医养结合、康复养老等重点项目。
关键词2:分级诊疗
基本药物监测覆盖率达100%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今年,全市将完成9个医联体建设。出台《沈阳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成119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继续实施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对沈阳市生产的中标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并将辽宁省增补品种纳入药品电子监管。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建设,基本药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关键词3:城乡医保
大病保险筹资标准
不低于人均25元
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25元。调整职工大额补充保险政策,减轻职工医保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年内建立健全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
此外,沈阳市将探索按人头付费,改革支付方式,推进医保付费总额控制以及推广按病种、按人头等复合式付费方式。在救助方面,取消救助起付线,提高救助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将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
关键词4: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补助提至45元
促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新增部分全部用于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同时,在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沈阳市将完成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PPP项目审批工作;初步建成三大数据库和两个体系,实现与省卫生计生委互联互通。完成部分医疗机构和区、县(市)级卫生平台接口对接工作。
强化疫情监测和分析研判,有效防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完善应急机制和预案体系,组织新建36支应急机动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科学规范、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药网新闻
关键词1:公立医院改革
年底前启动1至2家改革试点
今年,沈阳市将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制定《沈阳市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并组织实施。2016年底前,适时启动1至2家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试点医院药品全部实行零差率销售,同步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人事制度、薪酬制度等综合改革。
此外,要确保市劳动卫生职业病研究所(市九院)改扩建工程等7个续建项目2016年底前竣工。加快推进市五院肿瘤治疗中心PPP项目建设,推进市口腔医院异地新建工程等5个重点项目建设。
力争2016年内再引进8-10个具有一定规模的医养结合、康复养老等重点项目。
关键词2:分级诊疗
基本药物监测覆盖率达100%
加快推进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继续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今年,全市将完成9个医联体建设。出台《沈阳市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年内完成119名全科医生转岗培训任务。继续实施医师多点执业政策。
对沈阳市生产的中标基本药物进行全品种覆盖抽验,并将辽宁省增补品种纳入药品电子监管。完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体系建设,基本药物监测覆盖率达到100%。
关键词3:城乡医保
大病保险筹资标准
不低于人均25元
继续实施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制度,人均筹资水平不低于25元。调整职工大额补充保险政策,减轻职工医保重特大疾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
继续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保政府补助标准,年内建立健全稳定可持续筹资和待遇水平报销比例调整机制,城镇居民和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20元。
此外,沈阳市将探索按人头付费,改革支付方式,推进医保付费总额控制以及推广按病种、按人头等复合式付费方式。在救助方面,取消救助起付线,提高救助封顶线,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将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70%。
关键词4:公共卫生服务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
补助提至45元
促进公共卫生计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45元,新增部分全部用于全科医生和乡村医生签约服务。
同时,在卫生计生信息化建设方面,沈阳市将完成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PPP项目审批工作;初步建成三大数据库和两个体系,实现与省卫生计生委互联互通。完成部分医疗机构和区、县(市)级卫生平台接口对接工作。
强化疫情监测和分析研判,有效防控传染病的暴发和流行。完善应急机制和预案体系,组织新建36支应急机动队,开展专业技术培训和实战演练,确保科学规范、有效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长三角三省一市协同推动公共卫生联防联控、医疗服务平衡倒退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宣布优化全性命周期监管支持高端医疗东西立异倒退无关动作的布告 (2025-07-04)
- 国度药监局对于弓足花润喉片转换为非处方药的布告 (2025-07-03)
- 对于D (2025-07-03)
- 第一光阴把握!首个国度级低温安康危险预警来了 (2025-07-03)
- 防备私域直播间老年人药品、保健品消费危险 两部分宣布提示 (2025-07-02)
- 国度医保局:2024年中国药企海内受权买卖总额超500亿美元 (2025-07-02)
- 国度医保局:中国立异药家当已由“引进仿照”转向“立异输入” (2025-07-02)
- 国度药监局对于刊出小儿电解质补给打针液等56个药品注册证书的布告 (2025-07-02)
- 对于进一步增强医疗机构电子病历信息使用治理的关照 (2025-07-0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