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行业分析 > 医院中药价格被疑暗箱操作

医院中药价格被疑暗箱操作

  从广州几家三甲医院、向医院供应中药饮片的企业了解到,遇到西南大旱药材减产这样的情况,如不涨价,企业势必亏损,但药价是个敏感话题,医院受药监等有关政府部门严格监管,出售的中药饮片价格不敢轻易喊涨。


    虽然医院表面上说不敢涨价,但有两家三甲医院有关人员也坦言,通常医院和中药饮片供应企业在合作签订有关合同中,会就饮片价格调整进行注明。

 

  今年以来中药材价格普遍上涨,其中涨幅最大的是产自云南的三七,与去年同期相比,每公斤涨了近6-8倍。

 

  “这种情况下,价格怎么会不调整”,但就暗中操作,例如换用质量档次相对低一些价格也便宜些的药材,具体不敢多说,“药价关乎民生,太敏感了”,一位医院人员如是说。
 
     广东康美药业有关负责人介绍,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向医院供应的中药饮片价格会定期调整,“该升的就升”,否则企业会亏本的,当然有时价格也会调低。至于医院给患者的中药饮片定价是否也会上升,该负责人表示“这不属于我们了解的范围内”。


    据悉,药材属于“农副产品”,国内没有统一定价,随市场波动。中药饮片的流通渠道主要是各个药材公司去药材产地回收药材,然后自行定价,通过医院、药房或是直接卖给消费者这几种渠道流向市场。通常,医院对药材收取的价格相对固定,而市民在市场上购买却没有统一标准、统一价格,质量、价格都可能差距很大。
 
     来自中国药材市场网的业内分析表示,当药材价上涨到消费者难以承受的地步,销售终端或处方医生会用其他中药代替,最终终端少用,销量下降。一旦销量下降,价格肯定回落。

 

  例如三七作为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主药,并非无药可代替,试想作为消费者捡一剂中药,光田七一味十克就要十元左右,一剂下来就要二三十元,患者难道不换药吗?消费者喜欢用中药,一个因素就是价格便宜。

 

  此外,该业内分析,考虑到目前有广东等地政府物价部门的介入,三七等药材价格即便上涨,但会在比较保守范围之内。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