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新闻 > 142个化药退市!49个源于“安全性”

142个化药退市!49个源于“安全性”

  医药网9月25日讯 药物撤市三大原因,安全性问题、同类产品替代、监管政策变动;其中,安全性问题是药物撤市最为强制且无可奈何的原因。药物因安全性问题撤市,主要涉及心脏毒、肝毒、肾毒、血管毒、神经毒、滥用,等;所涉及药物治疗领域分布广泛,通常不具有一定的通性,毕竟撤市原因均为当下科学水平所无法预料的事件;通过统计,笔者共查到有142个化药撤市(复方不计入),其中49个源于“安全性”,值得逐个深挖。

  1.代表药物举例

  49个因安全性问题而撤市的药物,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罗非昔布(心血管毒性)、曲格列酮(肝毒性)、加替沙星(代谢紊乱)、舒洛芬(肾毒性)、贝拉地尔(药物相互作用)、西立伐他汀(横纹肌溶解),详情如下。

  ☆罗非昔布~心血管毒性

  罗非昔布,Merck公司研制的COX-2抑制剂;1999年5月获FDA批准,同年6月在美国上市,用于治疗骨关节炎、控制成人锐痛和痛经。2004年9月,因严重的血管毒性而撤市,期间,全球服用该药的患者达8000万。罗非昔布的撤市可以说“坑”了一批患者,却成全了辉瑞公司的同类竞品~塞来昔布(西乐葆)。

  ☆曲格列酮~肝毒性

  曲格列酮,第一三共株式会社研发,为噻唑烷二酮类抗糖尿病药物,用于治疗胰岛素治疗效果未达预期的2型糖尿病;1997年1月获美国FDA批准上市,由辉瑞在美国市场销售,商品名为Rezulin®。由于具有较高的潜在肝毒副作用,曲格列酮最早于1997年在英国市场撤市,后于2000年退出美国与日本市场,在欧洲其他国家未获得批准。

  ☆加替沙星~代谢紊乱

  加替沙星,百时美施贵宝开发,是一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其作用与环丙沙星类似;1999年,百时美施贵宝在美国推出加替沙星,2004年位列美国市场抗感染药物口服剂组第12位。但2000年1月1日~2005年6月30日,FDA共收到388例加替沙星致血糖紊乱不良反应报告,其中159例已住院接受治疗,20例死亡。由于收到许多有关加替沙星可致严重或致死性低血糖或高血糖不良反应报告,2006年5月15日,百时美施贵宝公司宣布停止生产加替沙星片剂和注射剂,并从美国和加拿大撤市。其退市,给沙星类抗菌药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霾。

  ☆舒洛芬~肾毒性

  舒洛芬,一种NSAID,1%舒洛芬可作为滴眼液用于抑制眼部手术时可能发生的瞳孔缩小,它曾经口服用于轻中度疼痛、骨关节炎和类风湿关节炎。但在不良肾反应的报道后,其口服剂型的销售在世界范围内被停止。

  ☆贝拉地尔~药物相互作用

  贝拉地尔,用于治疗高血压,1997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但由于它与其他药物一起服用时存在潜在的药物相互作用,其中一些可能会致命,所以该药在1998年被撤回。2010年8月,Tau Therapeutics(现为Cavion)与罗氏签订了关于该药的转让协议,Cavion对该药重新进行开发,临床用于治疗成胶质细胞瘤与神经胶质瘤。

  ☆西立伐他汀~横纹肌溶解

  西立伐他汀钠,德国Bayer公司开发,他汀类降脂药,1997年FDA批准在美国上市,1999年进人中国市场。自上市以来,全世界有80多个国家600多万患者使用此药(仅美国就有约70万的服用者),但随着药物的广泛使用,全球共收到52例因服用该药而产生横纹肌溶解所致的死亡报告(仅美国FDA就收到了31例),据FDA报道,拜斯亭引起致死性横纹肌溶解症显著多于已上市的其他同类产品,因此,Bayer公司于2001年8月将拜斯亭撤离全球市场。

  2.简述因安全性问题而撤市的49个化学药物

  通过查询数据库、文献,如上所述,笔者共查到近142个化学药物已撤市,撤市原因主要集中于安全性问题及同类竞品竞争;其中,因安全性问题撤市药物共49个,详细情况见下表(附带结构)。

  49个因安全性而撤市的化药








  小结

  首先,要强调的是,药物因安全性问题而不得不撤市,大多无可奈何,毕竟III期临床的样本量与上市后的样本量比起来,还是远远不够,且当前的技术手段往往还不足以形成更好的预见性。其次,49个因安全性问题而撤市药物当中,心血管毒性、肝毒性、成瘾性等问题相对较为突出,值得药物研发人员在未来的药物开发过程中,多多加以关注。再次,笔者曾试图查询一些品种更为深入具体的因安全性问题而撤市的原因,而结果多为推测,并未报道发生安全性问题的真正机制所在,故倘若药审部门要求原研企业对撤市药物给出详细的毒性研究报告,也许就更好了。

  参考:

  1. Post-marketingdrug withdrawals: Pharmacovigilance success, regulatory problems.

  2. Safety dataand withdrawal of hepatotoxic drugs.

  3. Drugwithdrawals and the utilization of therapeutic substitutes: The case of Vioxx.

  4. Withdrawalof anti-epileptic drugs: A review.

  5. https://data.pharmacodia.com

  6. CNKI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