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抑郁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抑郁症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是目前最常见的精神疾病之一,以兴趣或愉悦丧失、情绪沮丧、认知功能受损、绝望、焦虑和睡眠障碍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流行病学研究发现,约6%成年人受影响,且患者的自杀率比正常人高约20倍。高的患病率和死亡率使得成为全球主要的疾病负担和致残原因。大量研究表明,抑郁症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抑郁症的遗传力为37%左右,表明遗传因素在抑郁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近5年来,抑郁症的遗传学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利用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关联分析(GWAS),目前已经成功鉴别到超过100个抑郁症风险基因座(loci)。然而,这些风险基因座内的变异如何影响抑郁症的易感目前仍不清楚。通过利用功能研究方法,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罗雄剑课题组较为系统地研究了抑郁症风险遗传变异的调控机制。结合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ChIP-Seq)和位置矩阵(position weight matrix, PWM)数据,鉴别到34个打断与转录因子结合的抑郁症风险遗传变异。利用系列功能实验(包括报告基因实验、等位基因特异性表达分析及CRISPR-CAS9介导的基因编辑)系统性地研究了这些功能遗传变异调控靶基因的潜在机制。进一步的表达数量性状基因座分析揭示了受这些功能性遗传变异调控的潜在靶基因。研究结果提示这些变异可能同影响与转录因子结合,进而调控抑郁症易感基因的表达,最终导致抑郁症发生。该研究从GWAS鉴别到的抑郁症风险遗传变异中甄别出具有功能后果(或者潜在致病)的遗传变异,提示这些功能风险遗传变异可能通过影响与转录因子结合进而调控抑郁症风险基因的表达,并初步鉴别出受这些功能遗传变异调控的靶基因。进一步对这些功能遗传变异(或者致病)及靶基因的研究将有助于解析抑郁症的机制和致病机理,从而为抑郁症的治疗提供新的潜在靶点。该研究已经以Regulatory mechanism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 risk variants为题,在线发表于Molecular Psychiatry上。(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