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3指标预示新冠肺炎向危重症转化

3指标预示新冠肺炎向危重症转化

国内研究显示,新冠肺炎的危重症病例死亡率接近一半。在新冠病毒感染的早期阶段,如何预测患者临床恶化的风险并及时作出决策?这是摆在一线医务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3月31日,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专家詹庆元在名为“中美携手抗击新冠”的直播中,向美国同行分享了最前线的救治经验。从2月初起,他和他的团队便驰援武汉,在武汉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抢救重症患者,在他们收治的84名患者中,有80名康复,积累了与新冠病毒抢夺生命的丰富经验。从最轻的“不须住院并恢复正常活动”,到最严重的死亡结局——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临床状态可以划分为6个等级,跃升2个以上等级,或氧合指数(PFR)下降超过100mmHg的患者,就属于“临床恶化”。而临床恶化可能预示着不良结局:在武汉同济医院接诊的31名临床恶化患者中,有20名需要气管插管,有13名最后不幸去世。詹庆元团队统计发现,3项指标可提示住院患者将出现临床恶化: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 升高、低血钠症、肺部磨砂玻璃影伴实变。“对出现临床恶化的患者,应尽快转入ICU救治。而完善的ICU医疗设备、完备的救治预案、标准的操作规程对救助危重症患者至关重要。”詹庆元表示,“在医护团队建设早期,医疗设备不足,救治方案缺乏时出现的死亡病例,可能与气管插管介入较晚有关。适时适当地采用呼吸支持技术,可以挽救生命。”该团队的临床实践证明,经鼻高流量氧疗(HFNC)对出现轻中度急性低氧性呼吸衰竭(AHRF)的患者有显着的治疗效果,但该疗法一旦失败,接近6成患者会走向死亡。“因此,对HFNC或无创通气失败的危重病例,应尽快开始插管,这样可以减少患者的肺损伤,降低交叉感染的风险。”詹庆元说。此外,詹庆元提出,适当的呼气末正压(PEEP)结合俯卧位可改善患者通气。(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