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Microbio:致命性疟疾病原体如何逃逸免疫系统 |
![]() |
2020年4月14日讯/100医药网BIOON/---最近,来自克里克大学的新研究揭示了一种致命性的疟原虫可能如何能够躲避宿主体内免疫系统的攻击,相关结果发表在《Nature Microbiology》杂志上。
一旦进入人体血液中,该寄生虫就会向宿主的红细胞释放蛋白质。这些蛋白质呈递在被感染细胞表面,进而粘附在其他血细胞和血管壁上,使被感染的细胞无法在体内循环。这一机制可以保护寄生虫不收免疫系统的攻击,因为一旦发生血液流动,进入脾脏后这些被感染细胞会被其中的免疫细胞破坏。
(图片来源:Www.pixabay.com)
这种粘性也会导致血细胞结成血块。通过阻断重要器官的血流,最终造成致命的后果。在大脑或胎盘中形成的血块尤其严重。
联合作者、博士后Heledd Davies说:"这种疟原虫能够利用同一蛋白的多种不同变体使红细胞变得粘稠。因此,如果人体产生针对其中一种突变体的抗体,这种寄生虫就可以简单地转而使用另一种变体,导致不断地与宿主展开‘军备竞赛’。"
研究人员说:"一个潜在的更有效的治疗途径是针对疟原虫用于将蛋白质运送到细胞表面的机制,阻断这一过程可以减少症状,并且让身体能够有效清除寄生虫。"
在这项研究中,作者们揭示了参与将粘性蛋白输送到细胞表面的蛋白质,即所谓的激酶。
"这些激酶是其他感染人类的疟原虫所不具备的,所以我们预测这些分子是使该疟原虫更致命的一些原因,"克里克学院寄生虫实验室的共同作者、博士生Hugo Belda说。
"在这一研究中,我们测试了当从寄生虫中去除不同的蛋白激酶时,在人类血液中会发生了什么。结果显示,其中一种蛋白在控制细胞粘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其他蛋白的功能尚不清楚。Moritz Treeck解释说:"这将有助于更好地了解疟疾的疾病发生机制。”(100医药网 100yiyao.com)
资讯出处:
原始出处:Heledd Davies et al, Nature Microbiology (2020). DOI: 10.1038/s41564-020-0702-4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数十年前的诺奖级发现,正在挽救这类癌症患者生命 (2025-08-11)
- 厦门大学颠覆性发现:这种蛋白竟是胶质瘤"帮凶",新疗法已在路上 (2025-08-11)
- Nature Methods:蛋白质“变形金刚”设计指南——AI“脑补”自然进化,一键生成智能分子开关 (2025-08-10)
- N Engl J Med:改写移植规则!从“免疫耐受”迈向“免疫规避”的新纪元 (2025-08-10)
- Science重磅:破解阿尔茨海默病抗体药的脑出血副作用——突破血脑屏障,靶向递送抗Aβ抗体 (2025-08-10)
- Nat Rev Neurosci重要综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子和功能多样性——系统回顾了该领域近十年来的关键进展 (2025-08-09)
- Cancer Cell:于君团队证实,补充这种益生菌,可增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效果 (2025-08-09)
- Cancer Cell:魏嘉/李颜团队揭示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癌症骨转移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8-09)
- 为何CAR-T 疗法易复发?Mol Cancer:细胞衰老成“隐形杀手”,共刺激域差异决定疗效命运 (2025-08-08)
- Nature:多发性硬化症的“元凶”现身?科学家揭示EB病毒惊人发现! (2025-08-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