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社会关注 > 研究称减量版“鸡尾酒”疗法对中国艾滋病患者更安全有效

研究称减量版“鸡尾酒”疗法对中国艾滋病患者更安全有效

  中新网上海5月6日电(陈静)依非韦伦、替诺福韦、拉米夫定“鸡尾酒”组合,是中国HIV感染人群应用最广泛的抗病毒治疗方案。

  由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卢洪洲教授牵头,携手南京市第二医院、云南省传染病医院组成研究团队,证实了依非韦伦和替诺福韦减量的抗艾滋病治疗方案在中国艾滋病人群中的疗效,这样的方案更安全。

  中国关于依非韦伦减量的相关研究此前未有报道。该研究成果在国际知名期刊《Emerging Microbes&Infections》发表。卢洪洲表示,这说明,依非韦伦减量在中国HIV感染人群值得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为在中国减量使用依非韦伦等提供更多证据。

  在中国患者的艾滋病治疗中,依非韦伦对神经系统产生不良反应,如头晕、多梦、睡眠不佳、抑郁等;替诺福韦引起的肾毒性和骨毒性,给服药者带来诸多困扰。 事实上,依非韦伦减量在国际上已有共识,但缺乏中国人群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数据。而此前,国际医学界未对替诺福韦进行减量的尝试。卢洪洲告诉记者,医生和患者普遍担忧,将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减量后,会影响其抗病毒疗效,并会引起耐药风险增加。

  针对这一问题,卢洪洲教授团队牵头设计了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以探索依非韦伦、替诺福韦减量后,联合拉米夫定的抗病毒方案能否“减毒减量不减效”。研究人员在从未接受过HIV抗病毒治疗的感染者中使用减量版的“鸡尾酒”组合。

  减量治疗组和治疗组患者接受治疗48周后,通过对比其不良反应和疗效,研究人员确定减量组的抗病毒效果与标准组相当,且总不良反应明显减少。

  研究表明,减量组患者中,依非韦伦相关对神经系统不良反应较少,消化系统不良反应亦较少;但是替诺福韦相关的肾损害和骨密度降低,在两组没有差别。研究人员发现,减量组的耐药风险并没有增加。(完)

  【编辑:黄钰涵】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