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个以白介素17受体A为靶点的银屑病生物制剂立美芙®(布罗利尤单抗)在华获批 |
![]() |
协和发酵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近日宣布,立美芙 (通用名:布罗利尤单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成人中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此次加速审批,是由于2018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把立美芙 纳入《第一批临床急需境外新药名单》。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13届主任委员,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表示:布罗利尤单抗的在华获批,标志着全球现有的白介素-17抑制剂已悉数进入中国,将为中国银屑病的治疗带来新的选择,是中国银屑病患者的福音!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
中华医学会银屑病专业委员会主委兼首席专家,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表示:布罗利尤单抗是国内首个白介素17受体A的抑制剂,其独特的作用机制也为中国银屑病的治疗带来了新的选择。希望其积累更多的中国临床数据和应用经验,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复旦大学皮肤病研究所所长张学军教授
立美芙 (布罗利尤单抗)是目前国内首个以白介素17受体A为靶点的全人源化单克隆抗体。白介素17家族包括白介素17A,17B,17C,17D,17E,17F, 有研究表明白介素17A在银屑病的发病机制中发挥核心作用[1],白介素17C,17F,17E同样也发挥致病作用[2-4]。而白介素17受体A是白介素17A, 17C,17F,17E共同的受体亚单位[5],立美芙?通过抑制白介素17受体A,不仅能够抑制白介素17A,而且还能抑制白介素17C,17F,17E[6]。为了清除皮损,可谓是“火力全开”。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可能带来更多的临床获益[7-8]。
AMAGINE-2是布罗利尤单抗的三期临床试验之一[9],它纳入欧美地区142个临床中心的1831名患者,布罗利尤单抗210mg组12周有42%的患者达到皮损完全清除(PASI100),52周有56%的患者达到PASI100。而在日本的临床试验中,布罗利尤单抗210mg组在12周和52周的PASI100分别达到59.5%和63.9%[10-11]。
立美芙 (布罗利尤单抗)被批准用于适合系统治疗或光疗的成人中至重度斑块状银屑病。本品为预充式注射器,应皮下注射给药,推荐剂量为每次210mg。初始给药为成人在首次、第1周、第2周皮下给予210mg,此后每2周1次皮下给药。 本品须由在斑块状银屑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经验的医生指导和监督下使用。
协和发酵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参川和伸先生表示:我非常高兴立美芙 能在中国获批,中国有超过600万的银屑病患者,对于中重度患者而言,疾病严重的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立美芙 是一种有着独特作用机制的白介素17类生物制剂,必将为解除中国广大银屑病患者的病痛做出自己的贡献。这也是公司“commitment to life”核心价值观的体现。
协和发酵麒麟(中国)制药有限公司总经理参川和伸先生
目前,布罗利尤单抗已在欧盟,美国和日本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惠及全球众多患者。
参考文献:
1.Kopf M et al. Averting inflammation by targeting the cytokine environment. Nat Rev Drug Discov. 2010;9(9):703--18
2.Andrew Johnston,et,al. J Immunol 2013; 190:2252-2262
3.Hideaki Watanabe,et al.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 (2009) 129, 650–656
4.Miao Xu, et al. An Interleukin-25-Mediated Autoregulatory Circuit in Keratinocytes Plays a Pivotal Role in Psoriatic Skin Inflammation. Immunity 2018.48, 787–798
5.David A. Martin,et al. Journal of Investigative Dermatology.2013(133):17-26
6.Kristen M. Brodalumab for the treatment of plaque psoriasis: up-to-date. EXPERT OPINION ON BIOLOGICAL THERAPY. 2019, 19(4): 287-292
7.Nicolo Costantino Brembilla,et,al. The IL-17 Family of Cytokines in Psoriasis:IL-17A and Beyond.Front Immunol. 2018 Aug 2;9:1682. doi:10.3389/fimmu.2018.01682
8.Jason E. Hawkes, et al.Journal of Immunology, 2018, 201: 1605–1613.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Nature Methods:蛋白质“变形金刚”设计指南——AI“脑补”自然进化,一键生成智能分子开关 (2025-08-10)
- N Engl J Med:改写移植规则!从“免疫耐受”迈向“免疫规避”的新纪元 (2025-08-10)
- Science重磅:破解阿尔茨海默病抗体药的脑出血副作用——突破血脑屏障,靶向递送抗Aβ抗体 (2025-08-10)
- Nat Rev Neurosci重要综述: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子和功能多样性——系统回顾了该领域近十年来的关键进展 (2025-08-09)
- Cancer Cell:于君团队证实,补充这种益生菌,可增强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效果 (2025-08-09)
- Cancer Cell:魏嘉/李颜团队揭示未成熟中性粒细胞在癌症骨转移中的关键作用,并提出治疗新策略 (2025-08-09)
- 为何CAR-T 疗法易复发?Mol Cancer:细胞衰老成“隐形杀手”,共刺激域差异决定疗效命运 (2025-08-08)
- Nature:多发性硬化症的“元凶”现身?科学家揭示EB病毒惊人发现! (2025-08-08)
- Nature:锂缺乏或会诱发阿尔兹海默病,但锂化合物却能逆转小鼠疾病 (2025-08-08)
- 不止供能,还能抗癌?!Cell Metabol:葡萄糖能帮抗癌 T 细胞“充电”!糖鞘脂合成是关键 (2025-08-08)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