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PNAS:揭示诱发机体胆管癌的关键分子机制

PNAS:揭示诱发机体胆管癌的关键分子机制

2020年7月6日 讯 /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国立心血管病研究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控制一类发生的分子机制,文章中,研究者发现了一种特殊蛋白,当其被阻断时会明显减少胆管癌(cholangiocarcinoma)的影响和进展。

图片来源:CNIC

文章中,研究人员开发出了新型的动物模型,其机体胆汁酸产生的改变会被认为会诱发胆管癌;肝癌是全球第五大最常见的癌症类型,同时也是第二大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而胆管癌是第二大最常见的,其发生于胆管,同时会伴随无临床症状的疾病进展,因为胆管癌并没有早期标志物,很多患者往往等到癌症晚期才被发现,而且患者常会因为癌症的扩散或转移而发生死亡。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中他们培育出了肝脏中不含JNK1和JNK2的蛋白,当摄入过多时这些蛋白质就会被激活,而且其部分功能主要负责肝脏中过量脂肪的储存以及胰岛素耐受性的形成。因此这些蛋白质对于肥胖和研究非常重要;研究者发现,蛋白JNK1和JNK2能控制肝脏中胆汁酸的产生,胆汁酸对于脂质消化和脂质相关的可溶性维生素的吸收非常必要,肝脏中JNK1和JNK2的缺失会导致负责代谢胆固醇和胆汁酸的酶类发生改变,在所分析的小鼠机体中,研究者观察到了过量的血液胆汁酸水平。

研究者Elisa Manieri解释道,随着时间延续,胆汁酸的积累就会对肝脏产生毒性效应,胆管组织就会开始不断增殖,从而诱发携带临床标志物的多种胆管癌的形成,实际上,本文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在小鼠模型中发现胆管癌患者水平的上升,这就提示,这些小鼠或能作为重要的新线索来帮助研究人员开发新型胆管癌疗法。同时这种新型模型还能帮助研究人员发现一种名为PPARα在肿瘤进展过程中扮演关键角色的特殊蛋白;该蛋白能调节胆汁酸和肝脏脂质的代谢,而缺失PPARα蛋白的小鼠机体的会明显减少或根本没有。

尽管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是否这些研究数据能够扩展到人类研究中,但新型动物模型的开发或能帮助研究人员研究胆管癌的发病机制;早期研究结果表明,阻断JNK的功能会或抑制肝脏中脂肪变性的发生,这就是为何很多针对这些蛋白质的抑制剂的多种已经启动的原因,研究者表示,这些新发现或为开发新型药物提供了帮助,然而我们仍然需要谨慎,因为对JNK的持续性抑制会产生不良的副作用。最后研究者表示,尽管本文研究仅在小鼠机体中进行,但后期我们还将继续深入研究并对接受新药治疗的患者的机体肝脏变化保持高度警惕。(100医药网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Elisa Manieri, Cintia Folgueira, María Elena Rodríguez, et al. , 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2020). doi:10.1073/pnas.2002672117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