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团队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 |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范先群教授团队鉴定并命名了全新的长链 RBAT1(Retinoblastoma Associated Transcript-1),发现lncRNA RBAT1可招募HNRNPL并顺式激活E2F3,靶向RBAT1/E2F3显着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发生。利用GapmeR小干扰片段在人源移植性动物模型(Patient-Derived tumor Xenograft,PDX)中取得显着治疗效果,为视网膜母细胞瘤临床治疗提供新靶点。该项研究成果近日在线发表于《分子癌症》。
视网膜母细胞瘤是一种起源于视网膜核层的胚胎性恶性肿瘤,多发生于3岁以下婴幼儿童,可单眼和双眼患病,具有家族性,是婴幼儿眼病中性质最严重、危害性最大的一种恶性,严重危害患儿生命。视网膜母细胞瘤主要由位于13号染色体的RB1基因突变导致。近年研究发现,表观在RB的发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为此,范先群团队发现RBAT1是一种新型的非编码转录本,是视网膜母细胞瘤中表达上调程度最高的lncRNA之一。细胞研究发现,通过矫正异常RBAT1表达,显着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细胞的增殖与成瘤,并在小鼠移植瘤模型中观察到一致的效果;RBAT1在临床样本中存在差异表达,且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利用ChIRP-MS/RNA-seq等技术,发现长 RBAT1可招募HNRNPL至靶基因启动子区,并顺式激活E2F3基因表达,促进视网膜母细胞瘤发生。在PDX动物模型中,应用反义寡核苷酸GapmeR小干扰片段介导的RBAT1沉默能显着抑制视网膜母细胞瘤的发生,表明靶向RBAT1/E2F3是视网膜母细胞瘤的的潜在治疗策略。
研究人员发现,视网膜母细胞瘤不仅存在许多“致癌区”,也存在许多“抑癌区”。抑癌基因lncRNA CANT1在视网膜母细胞瘤表达缺失,lncRNA CANT1通过排斥组蛋白甲基化酶MLL复合物锚定至靶基因启动子区,抑制PI3K通路活性,从而抑制发生。
据悉,范先群团队开展RB多中心回顾性队列研究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发现眼动脉超选择介入化学治疗可显着提高RB的保眼率,提高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治疗水平。(100yiyao.com)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2024医保“问题单”:参保持重、保证降级、监管无力 (2025-07-15)
- Adv Sci:挤一挤,变骨头?科学家发现干细胞“受挤压”后竟能变身成骨细胞! (2025-07-15)
- Nature Methods:里程碑突破!研究人员将百万碱基人类DNA植入小鼠胚胎,现场直播生命“开机”过程 (2025-07-15)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携手"天使之旅"2025西藏先心病患儿筛查救助行动 (2025-07-15)
- 上海德达心血管医院王伟鹏教授受邀出席2025亚洲心血管麻醉大会 (2025-07-15)
- Imugene公布异体CAR-T疗法Azer-cel治疗三线以上DLBCL的1b期试验优异缓解率数据 (2025-07-15)
-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从天然产物中寻得“双重猎手”——ACE靶向PCBP1/2与GPX4诱导铁死亡,结直肠癌治疗添新希望 (2025-07-15)
- Imugene公布异体CAR-T疗法Azer-cel治疗三线以上DLBCL的1b期试验优异缓解率数据 (2025-07-15)
- 勃林格殷格翰与利奥制药达成合作,以推进圣利卓®(佩索利单抗)的商业化和进一步开发 (2025-07-15)
- 财富大师与养生专家的悖论:论黄树忠“自证型养生”的实践哲学 (2025-07-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