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值超1000亿元,医械“华为”要上市了 |
![]() |
来源:医药魔方 2022-04-29 11:51
医械“华为”闯关成功,将超越迈瑞当年创造的IPO纪录。医械 华为 闯关成功,将超越迈瑞当年创造的IPO纪录。
4月26日,上交所官网显示,联影医疗科创板IPO审核状态已由 上市委会议通过 变更为 提交注册 ,这意味着联影医疗离上市更近了一步。
图片来源:上交所官网
根据招股书,本次发行前,联影医疗总股本为7.24亿股,拟发行不超过1亿股,拟募资124.8亿元;若以拟发行不超过1亿股(行使超额配售选择权之前)计算,预计发行价为124.8元/股,联影医疗的IPO后估值将达到1028亿元。
比起 老大哥 迈瑞,联影此次IPO的体量毫不逊色。2019年,迈瑞医疗登陆创业板时,凭借超850亿元的IPO首日市值,成为有史以来中国医疗器械最大规模IPO,而截至2022年4月27日收盘,其总市值已至3867.69亿元,涨超4.5倍,问鼎A股医药市值榜首。
2019年科创板开板时,联影医疗作为估值超50亿美元的医疗器械 独角兽 被认为是首批登陆科创板的 大热 ,然而时隔3年,联影医疗才姗姗而来。
一开始,联影医疗就宣称要做 医疗器械行业的华为 。但在创业后的多年中,联影医疗虽有建立民族企业的远大抱负及能力,但仍在 烧钱 亏损,距离实现抱负还有相当距离。
如今,受益于新冠疫情,联影医疗发展迅速,近三年营收超百亿元,也顺利扭亏连续两年盈利。
联影医疗的IPO,能否续写甚至超越迈瑞医疗的神话,为低迷环境中的科创板,注入一剂强心针?
国货单挑GPS
联影医疗的创业之路,开始得相当勇敢。联影医疗成立于2011年,其创始团队虽都曾为跨国医疗器械企业高管,却有建立跻身世界一流民族企业的远大理想。
彼时,中国虽跃升成为全球第二大高端医疗设备市场,但跨国企业一直是其中绝对的主角。跨国企业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的90%,而国产设备占比不足10%。
其中,通用电气、飞利浦、西门子三家跨国公司长期把持中国高端医疗设备市场最大蛋糕,因三家公司英文首字母为 G、P、S ,业内人士习惯将它们合称为 GPS三巨头 。
当时,联影医疗是唯一拥有PET-CT生产能力的国内企业,也因此成为了国产高端医疗器械崛起的代表。
作为后起之秀,要挑战GPS的市场霸主地位,联影医疗扛下了许多压力和挑战。2013年,联影医疗被西门子告上法庭,理由是 不正当竞争 ,幸而一审败诉,二审败诉,最终驳回原告全部诉讼请求。
2015年之后,西门子与联影医疗又陷入了多项专利纠纷诉讼,双方各有胜诉。但无论如何,联影医疗顶住了压力和挑战,最终活了下来。
而在医疗器械国产替代及新冠疫情带来的机会中,联影医疗迅速发展壮大。
3年营收过百亿,扭亏为盈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联影医疗营业收入分别为 29.79亿元、57.61亿元及72.54亿元,收入复合增长率达到 56.03%,净利润则分别为-4,804.76万元、9.37亿元及14.0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为-2.55亿元、8.78亿元及11.66亿元,连续两年扭亏为盈。
联影医疗分析认为,收入增长驱动因素主要包括包括医学影像设备行业发展及政策红利、新冠疫情带来公司相关医疗设备需求的增加、技术创新优势、影像设备升级更替带来的业务机会、市场竞争格局带来的发展动力、市场对品牌认知度的提高、销售网络优势、品规丰富优势、维保服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2022年第一季度,联影医疗实现营业收入16.59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 20.04%,扣非净利润为2.68亿元,相比上年同期增长8.46%。
联影医疗分析认为,一季度营收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系在行业发展及政策红利的背景下,随着公司品牌知名度的提高,公司结合品规及销售网络等优势持续加大市场拓展力度,巩固并抢占市场份额,并进一步推出 MR 新产品激发新的销售增长点,但同时公司生产经营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疫情的不利影响。
而扣非净利润低于营收增速的原因,主要系为了实现经营规模较快增长,在一季度增加了人员薪酬及销售推广等费用投入,使得费用及销售费用有所增长,同时新冠疫情也带来生产经营成本上升。
联影医疗,已经建立起来了有相当丰富度的高端医疗设备产品系列。招股书显示,截至报告期末,联影医疗累计向市场推出80余款产品,包括磁共振成像系统(MR)、 X射线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CT)、X射线成像系统(XR)、分子影像系统(PET/CT、PET/MR)、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RT)以及生命科学仪器。
这些产品,在市场中已经建立起相当的竞争力。按2020年度国内新增台数口径,联影医疗MR、CT、PET/CT、PET/MR及DR产品排名均处在行业前列,其中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1.5T及3.0T MR分别排名第一和第四;CT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64排以下CT排名第一、64 排及以上CT排名第四;PET/CT及PET/M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均排名第一;DR及移动DR产品在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分别排名第二和第一。
而在数字化领域,联影医疗基于联影云系统架构,提供联影医疗云服务,实现设备与应用云端协同及医疗资源共享,为终端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图片来源:招股书
能够建立起如此完善的产品线及解决方案,有赖于联影医疗持续的研发投入。提交注册书显示,2019年、2020年及2021年,联影医疗研发投入分别为6.9亿元、8.5亿元及10.4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3.17%、14.76%和14.45%,远高于同类可比公司。
与此同时,截至报告期末,联影医疗共有超过2000名研发人员,占公司员工总数比例超过35%,其中超过1900人拥有硕士或博士学历,超过 500人具备海外教育背景或工作经历。
在研发投入及团队建设支持下,联影医疗在专利技术上收获也颇多。截至报告期末,联影医疗已获得授权发明专利超过1700项,其中境内发明专利超过1200项,海外发明专利超过400项。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STTT:膳食脂肪酸调教T细胞!港大团队发现,棕榈酸会削弱γδ-T细胞的抗肿瘤作用,而油酸可逆转 (2025-07-10)
- 《神经病学》:重大人生打击,与阿尔茨海默病相关病理发展和大脑结构的变化有关! (2025-07-10)
- J Hematol Oncol:突破T细胞白血病治疗瓶颈——双靶点CAR-T细胞有望带来新希望 (2025-07-09)
- 《自然·医学》:世卫组织最新预警!全球08-17年出生的人,或有1560万会患胃癌,76%归因与幽门螺杆菌感染,2/3发生在亚洲 (2025-07-09)
- 精鼎医药宣布两位 FDA 权威专家加入我司咨询团队,进一步增强监管事务、医学及 AI 领域专业实力 (2025-07-08)
-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2025-07-08)
- J Anim Sci Biotechnol研究揭秘美味密码:益生菌联手重塑肠道菌群,经肠-肌轴提升猪肉鲜味与品质 (2025-07-08)
- Science:告别序列依赖,为你的染色体“扫码”——每条染色体竟自带独一无二的“条形码 (2025-07-07)
- 《自然》子刊:刷新认知!哈佛团队发现,乙肝病毒自身或不致肝癌,但会增强致癌物的作用 (2025-07-07)
- 《科学》子刊:科学家揭示帕金森病中不同的发病轨迹,或为定义亚型和治疗靶点提供新见解! (2025-07-07)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