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七分饱真的延年益寿 吃饭时间有讲究 |
![]() |
来源:奇点蛋糕2022-05-09 14336021
符合生物钟的饮食节奏,可以通过调节免疫和炎症相关基因,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两周前[1]。
他们发现,不用太在意什么时候吃,只要能保证摄入的热量有限就行。
看到这个结论,很多正在减肥的朋友又萌生了吃宵夜的想法。
等一下,朋友们。
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卡拉b格林(Carla B. Green)和约瑟夫s高桥(Joseph S. Takahashi)领导的团队在《科学》杂志上发表了一项重磅研究成果。他们讨论了热量限制(CR)、限时饮食和进食时间(昼夜节律)对雄性小鼠寿命的影响[2]。研究的结论一定会打消你吃宵夜的念头。
研究人员发现,与不限制饮食(AL)的小鼠相比,仅限制热量(比常规饮食少30%的热量)就可以使雄性小鼠的寿命延长10%。
更何况,如果升级为夜间限时喂食(即只在老鼠新陈代谢活跃的时间喂食,相当于人类只在光天化日下进食),雄性老鼠的寿命可以延长35%。
能不能放下手里的宵夜!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的结果证实了正确的进食时间对通过热量限制延长小鼠的寿命具有累加效应,这表明饮食的昼夜节律可能在人类中具有类似的效应。
研究主页截图
除了减肥,热量限制是延长模型生物寿命最有效的非药物干预手段。然而,其潜在的机制仍不清楚[3]。
另外,吃饭的时机也可能对健康有影响。例如,白天吃高脂肪食物的小鼠比晚上只吃相同食物的小鼠体重增加明显更多,但尚不清楚这是否会影响小鼠的寿命[4]。
为了找出上述问题,Takahashi的团队为C57BL/6J雄性小鼠设计了五种不同的CR喂养方案(比常规饮食少30%的热量)和一种al的对照喂养方案。
五种不同的CR方案分别是:每160分钟喂食300 mg(1.08 kcal)食物(CR- spread组),即CR-spread组小鼠不定时喂食,饮食时间不限;经典的限时喂养方案,在白天(CR-day组)或夜晚(CR-night组)的2小时内,给小鼠喂9-10次300 mg食物(共9.72-10.8千卡);为了防止暴饮暴食,研究人员还设置了在白天(CR-day-12h)或夜晚(CR-night-12h)的12个小时内,每90分钟喂300毫克食物。
CR的五种不同喂养方案(比常规饮食少30%卡路里)和al的一种对照喂养方案。
研究人员首先记录了小鼠在不同喂养方案下的体重变化。正如预期的那样,喂食AL的小鼠体重明显重于其他五组CR喂养的小鼠,但喂食五组CR喂养的小鼠体重没有明显差异。
这一结果与张惠杰教授团队的研究结果相呼应。
然后,研究人员比较了不同喂养方式下小鼠的寿命。根据CR的不同喂养方案,CR小鼠的寿命比AL小鼠长10% ~ 35%。与AL小鼠相比,除CR-spread小鼠外,其他CR小鼠的最长寿命明显延长。
不同喂养方式小鼠的寿命
具体来说,与AL组(中位寿命792天)相比,CR-spread组的中位寿命为875天,即寿命延长了10.5%。这说明,只限制热量,而不限制进食节奏或进食时间,就足以延年益寿。
CR-day-12h组和CR-day-2h组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942天和959天,分别比AL组延长了18.9%和21.1%。这说明限制进食时间(即禁食期)也有利于长寿,禁食12小时就够了。
CR-night-12h组和CR-night-2h组小鼠平均寿命分别为1058天和1068天,分别比AL组延长了33.6%和34.8%。再次证明禁食12小时比禁食22小时足以延年益寿。
与白天喂养的CR-day-2h和CR-day-12h小鼠相比,夜间喂养的CR-night-2h和CR-night-12h小鼠的寿命显著延长。在CR组中,CR-night小鼠的最长寿命明显长于CR-spread小鼠(p 0.05)。这表明小鼠的同步进食模式更有利于延长寿命。
小鼠尸检结果显示,各组小鼠死亡时均有相似的疾病,但CR组这些疾病发生的时间较晚。是所有肿瘤组中最常见的病理检查结果,其中组织细胞瘤是第一死因,其次是肝细胞癌,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器官也是肝脏。
各种器官肿瘤的发病率
CR、限时喂养、昼夜喂养模式对小鼠寿命的影响?
为了在分子水平上确定寿命与不同喂养方案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通过RNA测序技术检测了不同喂养方案下幼鼠(6个月龄)和老龄鼠(19个月龄)肝脏中的基因表达。之所以选择肝脏,是因为肝脏是负责进食和代谢的器官,其基因水平受喂养方案影响较大,是肿瘤发病率最高的器官。
小鼠肝脏基因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幼鼠和老龄鼠的基因表达存在明显差异。在幼鼠中,CR组和AL组幼鼠肝脏基因表达也有显著差异。CR组老年小鼠肝脏基因表达介于AL组老年小鼠和CR组青年小鼠之间。这表明AL组和CR组小鼠的衰老过程在分子水平上是不同的,老年CR组小鼠的肝脏基因表达模式更类似于年轻小鼠。
小鼠肝脏基因的主成分分析
对青年和老年小鼠肝脏差异表达基因的分析表明,AL组有2599个基因,其中2031个基因上调,568个基因下调。GO分析表明,上调基因与炎症密切相关,下调基因与代谢相关,符合衰老过程中基因表达的变化。
但CR组小鼠肝脏基因数量随年龄变化较小,CR-night-2h组小鼠基因表达总体变化最小,仅4%基因表达有差异。饲喂铬后,AL组老龄小鼠炎症相关上调基因和代谢相关下调基因的变化随年龄增长而明显减少。这一结果表明,铬可以减缓肝脏中与衰老相关的基因表达的变化,从而延长小鼠的寿命。
CR可以减缓小鼠肝脏衰老相关基因的表达。
然后,研究人员评估了限时进食引起的基因表达变化。研究人员通过筛选AL组和CR-spread组以及其他四个限时进食CR组小鼠的差异表达基因,发现这些差异表达基因大多与癌症的发生发展有关,如Col12a1、Plag1等。这也部分解释了限时饮食对寿命的好处。
最后,研究人员分析了喂食时间不同导致的基因差异,筛选出了夜间喂食的幼鼠和老年鼠表达水平相近的基因(但在AL组、CR-spread组和CR-day组的幼鼠和老年鼠中有差异表达)。
研究人员发现68个基因受到夜间进食的特殊保护。GO分析显示,这些基因大多参与免疫和炎症调节,如GstM3、调节T细胞增殖、分化和活化的LY6e、促炎细胞因子IL-1等。
因此,进食的昼夜节律可以通过调节与免疫和炎症相关的基因来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标注“来源:100医学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及音视频资料,版权归100医学网网站所有。未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获得书面授权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100医学网”。其他来源的文章均为转载文章。本网站所有转载文章都是为了传递更多信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以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删除
87%的用户都在使用100医疗网APP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ell:我国科学家揭示神经活动影响大脑脑膜淋巴系统发育 (2025-05-13)
- JECCR:红细胞,看错你了!科学家发现,红细胞与肿瘤细胞的直接或间接相互作用会促进肿瘤细胞表型变化,侵袭和迁移能力增强 (2025-05-13)
- Cell Res:我国学者首次使用现货通用型CAR (2025-05-13)
- 啤酒肚的罪魁祸首?Sig Transduct Target Ther最新研究:科学家揭秘酒精是如何促进肝脏中脂肪堆积的 (2025-05-12)
- CRO砥砺前行:35家上市企业业务和财务数据对比 (2025-05-12)
- Nature Biotechnology:小身材,大作为,研究人员如何“炼”出超强迷你基因编辑器NovaIscB? (2025-05-12)
- Nature: “误会”致癌基因?研究揭示髓母细胞瘤起源新图景,CNVs才是幕后“启动者”! (2025-05-12)
- 养生糙米竟是“毒米”?!最新研究:糙米相较于白米,其砷含量尤其是无机砷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儿童等敏感人群尤需警惕 (2025-05-12)
- Science:大脑神经元配对秘籍,如何将“3D海选”变“1D精准奔现” (2025-05-11)
- Science:代谢病新曙光,锁定FPR2,为干预神经酰胺诱导的肥胖与糖尿病开辟新途径! (2025-05-11)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