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政策法规 > 《自然·生物技术》:新型声学报告基因,让超声能实时监测肿瘤!

《自然·生物技术》:新型声学报告基因,让超声能实时监测肿瘤!

气体囊泡(GV)是一种存在于水生细菌和古菌中的蛋白质纳米结构,其内部充满了低密度的气体,能够协助这些微生物在水体中进行悬浮与沉降。最近的研究将GV表达基因簇引入到细菌或哺乳动物细胞中,开发了第一代ARG系统,该系统虽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其在体内检测方面的应用仍存在着较大的限制。例如,这些细菌或哺乳动物中产生的GV不能产生非线性散射(这会导致难以与背景组织区分)、在体温(37℃)条件下表达水平低以及异源表达带来的高代谢负荷等等。因此,目前急需开发出更强大、更高效的新一代ARG系统。

GV由多顺反子基因簇进行编码,这包括一个或多个基本结构基因gvpA和7-20个(甚至更多)的次要成分编码基因。

在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先克隆了15种GV操纵子(其中13种来自11个在自然状态下能产生GV的代表性物种,2种为此前研究中在大肠杆菌中验证过的),并将其转化到大肠杆菌中。出于体内应用的特殊要求,研究人员对这些基因簇在不同温度和诱导剂浓度下的表现进行了表征。其中,在超声检测方面,与传统的破坏性脉冲序列不同,研究人员在这里使用了交叉传播的振幅调制脉冲序列(xAM),这种脉冲序列能够在抵消线性背景散射的同时,增强非线性造影剂的信号。

经检测,所有的15个基因簇中,有3种基因簇能够在37℃下表达并显示出大量xAM信号,5种能在30℃下表达并显示大量xAM信号。从来源物种的角度看,这几种基因簇分别来自水华鱼腥藻(Anabaena flos-aquae)、巨大芽孢杆菌(Bacilus megaterium gvpA-Q),bARG1(水华鱼腥藻和巨大芽孢杆菌的杂交体),空泡脱硫杆菌(Desulfobacterium vacuolatum)和沙雷氏菌(Serratia sp. 39006)。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