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药二甲双胍,我为什么吃不下去? |
![]() |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不断攀升,糖尿病的治疗方案也随医疗技术的发展不断迭代更新,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二甲双胍始终都在一线推荐的位置,随着研究深入,二甲双胍还有发掘出来具有抗癌、延缓衰老等作用,一度被大家戏称为“神药”。
然而神药却不是人人都能“享用”,很多糖友在服用二甲双胍后都出现了明显的胀气、恶心、呕吐。虽然通常情况下,随着治疗时间延长,多数患者对胃肠道出现的不良反应反应可逐渐耐受或症状消失,但仍有部分患者失去耐心而放弃使用二甲双胍。
“挑剔”的二甲双胍
为什么二甲双胍不良反应会如此常见呢?这要从二甲双胍的特点说起,尽管二甲双胍作用效果优异,但它也有自己的“挑剔”之处。
二甲双胍功效虽多,但却十分挑剔“住所”,二甲双胍并非在整个消化道都能被吸收,其主要吸收部位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就是临床常说的“吸收窗窄”。
通常情况下,一颗药如果按照正常消化流程,需要经过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大肠然后排出,仅能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停留一个小时左右。其他时间的二甲双胍尽管能消化却无法吸收,但却无法发挥作用,还会刺激消化道,加重不良反应。
普通制剂的二甲双胍进入体内后被吸收的药量十分有限,为了能够保证药效,就需要加大剂量或增加服用次数,这无形中就放大了二甲双胍对于胃肠道的不良反应,导致了很多患者无法耐受而不得不停药。
带上“游泳圈”的二甲双胍
那有没有一种方法能够让二甲双胍药片停留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呢又不影响吸收呢?随着药学研究的深入,“胃漂浮”技术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胃漂浮技术是膨胀型给药系统的一种,在保证易于吞咽的基础上,胃漂浮技术让药物进入胃部后膨胀,漂浮于胃液上方,就像是给二甲双胍戴上了一个游泳圈,区别传统制剂随着消化道流转排出的流程,带上特制游泳圈的二甲双胍会漂浮于胃液中,随着消化缓慢定点释放二甲双胍,保证药物在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被吸收。提高药效的同时有效降低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目前,我国唐柏浮胃漂浮型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于4月17日正式获批上市,这也是我国第一个获批上市的胃漂浮缓释制剂,我国糖尿病人也有了新的更优选择。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百奥赛图宣布Tubulis签署抗体许可协议以推进ADC疗法开发 (2025-09-16)
- 扬子江药业集团董事长徐浩宇受邀参加首都国际医学大会,与各界代表共话全球健康治理 (2025-09-16)
- 【终版日程公布】2025细胞外囊泡大会(厦门站),聚焦外泌体再生医学+医美抗衰等热门话题,9月26-27日即将开幕! (2025-09-15)
- P85-Ab助力中山市实现鼻咽癌防治突破,早诊率达100% (2025-09-15)
- 我国宣布最新肝炎防治行为筹划!减速打消危害 (2025-09-15)
- 中华人平易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惹事件应答法 (2025-09-15)
- Nature系列综述:乔治·丘奇绘制 AI 蛋白质设计路线图,逐步指导利用AI工具设计蛋白质 (2025-09-15)
- FRBM:基因突变引发“醛风暴”——东亚人群肝病风险大揭秘 (2025-09-15)
- Nature:罕见基因变异如何引发阿尔茨海默病?科学家发现关键机制及潜在疗法 (2025-09-15)
- 以专业积淀领航儿童健康赛道,达因药业伊可新入选第八届OTC宣传品牌 (2025-09-1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