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net:重磅!新型CODEC技术在检测罕见遗传突变上或能将DNA测序的准确性提高1000倍 |
![]() |
来源:100医药网原创 2023-05-10 13:40
来自MIT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ODEC的新技术,其能使得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准确性提高约1000倍。检测单个DNA分子的突变在很多研究领域都是至关重要的,但其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新一代的测序技术(NGS,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能提供巨大的吞吐量,但却不能直接对双链DNA分子进行测序从而区分两条链上的真正突变。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题为 Single duplex DNA sequencing with CODEC detects mutations with high sensitivity 的研究报告中,来自MIT博德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名为CODEC的新技术,即 串联原始双链纠错 技术(CODEC,Concatenating Original Duplex for Error Correction),其能使得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准确性提高约1000倍,并有望开启一系列应用,包括检测血液样本中的极少量癌症突变,监测疗法期间和疗法之后的癌症进展情况,以及识别隐藏在罕见疾病背后的突变,所有这些应用都会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进行。
研究者Viktor Adalsteinsson说道,这种方法的美妙之处在于,其并没有彻底改变测序的方式,其并不需要新的仪器或资本投资,而是一套简单的步骤,能被添加到现有的样品制备工作流程中,从而改善DNA测序的准确性。CODEC技术能结合当前两种方法的优势,即新一代测序和第三代测序技术。新一代测序技术是一个高通量的过程,其中DNA双链会被分开并单独进行测序,这个过程很快,但并不能区分DNA中的突变以及测序本身所引入的错误,从而就会降低准确检测罕见突变的能力。

重磅!新型CODEC技术在检测罕见遗传突变上或能将DNA测序的准确性提高1000倍。
图片来源:Nature Genetics (2023). DOI:10.1038/s41588-023-01376-0
一种称之为双重测序(duplex sequencing)的简单样本制备方法主要涉及对DNA的单个链进行标记,从而就能区分真正的突变和错误,但其效率较低,因为该技术能对DNA双链的每条链进行独立测序。第三代测序技术则能通过对DNA进行测序而不分离两条链来识别出罕见的突变,但其也可能表现出效率较低和不准确的缺点。为了克服这些限制,CODEC技术就能利用特殊设计的适配器序列将双链中的一条链与第二条链的反向互补序列相连接起来,随后研究人员就能利用新一代的测序技术对两条链进行测序,这就能使得科学家们区分测序所产生的错误和突变,并能以较低的成本产生高度准确的序列数据。
研究人员利用CODEC技术来寻找精子中的突变频率以及血细胞中与年龄相关的突变,同时还能识别出肿瘤和其它患者样本中单个DNA分子的突变,研究人员在新一代测序中检测了CODEC技术技术,即要么对整个基因组测序,要么仅对一组靶向性基因进行测序,结果发现,相比双向测序技术而言,CODEC技术区分真正突变和错误的准确性相似,同时需要更少的DNA进行分析,且能提高工作效率。如今,研究人员Adalsteinsson等人已经为该技术申请了专利,并正在研究使得CODEC变得更加有效,他表示,该技术能让我们看到以前用DNA测序无法看到的东西,这一点让我们非常兴奋。
综上,本文研究结果表明,CODEC技术能帮助科学家们实现更为的遗传测试,并能揭示出具有一定生物学意义的突变,而这些突变常常会被新一代测序技术的错误所掩盖。(100yiyao.com)
原始出处:
Bae, J.H., Liu, R., Roberts, E.et al..Nat Genet (2023).doi:10.1038/s41588-023-01376-0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医药网新闻
- 相关报道
-
- 终结持续25年的争论!娄智勇/饶子和等团队合作最新Cell (2025-10-26)
- 上海药物所×临港实验室合作发表Cell论文:基于结构发现新型抗抑郁小分子 (2025-10-26)
- Mol Cancer:阻断甲状腺激素受体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2025-10-26)
- Science子刊:卞修武团队发现增强CAR-T细胞抗肿瘤效果的基因修饰策略 (2025-10-26)
- Nature Biotechnology:直击囊胚“混沌期”——长时程活体成像首次捕捉人类囊胚的染色体分离灾难 (2025-10-26)
- JNCCN:戒烟也应当是癌症治疗的一环!13万名癌症患者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癌症确诊后及时戒烟可大幅降低死亡风险,改善手术预后 (2025-10-26)
- NEJM:人工视网膜,帮助老年性黄斑变性患者恢复视力 (2025-10-25)
- 华中师范大学最新Cell子刊论文:开发治疗白血病的多肽类药物 (2025-10-25)
- 《科学》:膳食脂肪重塑昼夜节律!加州大学科学家发现,饮食中不饱和脂肪酸比例会影响昼夜节律,是人体生物钟与季节匹配与否的关键 (2025-10-25)
- 河南中州实验室发表Nature Metabolism论文:揭开大脑髓鞘再生修复的关键 (2025-10-25)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