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l Res:季勇/陈宏山团队等发现中心法则重要补充,蛋白质信息可直接逆向改变自身RNA编辑 |
![]() |
来源:生物世界 2023-05-19 17:58
该研究首次提示,蛋白信息可以直接逆向反馈改变自身RNA功能状态,对中心法则过程进行补充。进一步研究将注重是否存在更多种蛋白质的不同变构方式亦可以影响自身RNA,同时期望在更多的生理病理状态下验证这一机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 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 克里克(Francis Crick)等人在Nature期刊发表论文,揭开了DNA双螺旋结构,开启了分子遗传学时代。
1958年,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者之一弗朗西斯 克里克最早提出了中心法则(Central Dogma),如今,中心法则已经成为生命科学最重要、最基本的规律。
中心法则指明了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DNA DNA(DNA的自我复制),DNA RNA(转录),RNA 蛋白质(翻译)。地球上的绝大部分生命都遵循这一规律,而对于RNA病毒,它们一部分存在着RNA RNA(RNA的自我复制),RNA病毒中的逆转录病毒,则存在着RNA DNA(逆转录)。
中心法则
近日,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季勇教授和陈宏山教授合作,在Cell Research期刊发表了题为:Cathepsin B S-nitrosylation promotes ADAR1-mediated editing of its own mRNA transcript via an ADD1/MATR3 regulatory axis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首次报道了蛋白质修饰可以以非依赖基因表达调控的方式直接逆向调控蛋白自身RNA编辑,这是生物学遗传信息传递研究领域的重要突破,也为中心法则提供了重要补充。
根据中心法则,遗传信息可以从DNA DNA(DNA的自我复制),DNA RNA(转录),RNA 蛋白质(翻译),对于RNA病毒,它们一部分存在着RNA RNA(RNA的自我复制),RNA病毒中的逆转录病毒,则存在着RNA DNA(逆转录)。
2021年6月,美国托马斯杰斐逊大学和南加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学术期刊Science子刊Science Advances上发表了题为:Pol reverse transcribes RNA and promotes RNA-templated DNA repair的研究论文。
该研究发现,人类的DNA聚合酶 (Pol )能够高效地将RNA信息编写为DNA ,这一发现挑战了生命科学的基本定律 中心法则,这意味着人类细胞中存在着由Pol 介导的从RNA到DNA的遗传信息的逆向流动。
这项研究首次发现了人类DNA聚合酶将RNA逆向写回DNA的证据,这也是对中心法则的一个重要补充。
但是,蛋白质是否可以直接逆向调节自身RNA,目前还不清楚。
在这篇Cell Research论文中,研究团队发现,异常事件中CTSB蛋白的巯基亚硝基化修饰能够改变其自身mRNA的RNA编辑,该途径依赖于ADD1/MATR3/ADAR1轴介导的蛋白质表达调节的独特反馈机制,研究团队将这一新型机制命名为 PEDORA(Protein-directedEDiting of itsOwn mRNA byADAR1)。
图1:蛋白质信息可以流动至其自身RNA是对生物学中心法则的重要补充
研究团队以PEDORA(取音Pandora-潘多拉)对该机制进行命名,喻指多种血管疾病中,异常蛋白质修饰激发自身RNA编辑促进其稳定,利于合成更多自身蛋白质的恶性循环,这种魔盒打开状态激化疾病发展。这一独特的生物学信号途径提示,该研究发现的新机制在血管疾病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图2:蛋白质修饰打开 PEDORA魔盒 激发
更为重要的意义在于,该研究首次提示,蛋白信息可以直接逆向反馈改变自身RNA功能状态,对中心法则过程进行补充。进一步研究将注重是否存在更多种蛋白质的不同变构方式亦可以影响自身RNA,同时期望在更多的生理病理状态下验证这一机制的普适性。
南京医科大学季勇教授、陈宏山教授、谢利平教授和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韩艺教授为论文共同通讯作者,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江苏省心脑血管药物重点实验室老师林喆、赵爽、李雪松为共同第一作者。该项研究获得国家创新研究群体、重大研究计划及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本土臻造 互作领航——赛多利斯Octet® 分子互作分析系统在华投产 (2025-05-08)
- Cell Discovery:于杰团队揭示肌酸转运蛋白CRT的底物识别和抑制机制 (2025-05-08)
- “减肥神药”司美格鲁肽再登《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可停止甚至逆转严重脂肪肝 (2025-05-07)
- JCO:索托拉西布联合帕尼单抗有望治疗KRAS G12C突变的结直肠癌 (2025-05-07)
- Cell:你的肠道菌株是“本地户口”还是“世界公民”?研究人员揭示地理与健康双重影响 (2025-05-07)
- 人类的意识来自于哪里?Nature:历时七年之久,科学家探索人类的意识之谜! (2025-05-07)
- Med:郝峻巍/周脉耕团队全面评估中国及其各省的神经系统疾病负担 (2025-05-07)
- Cell子刊:CAR (2025-05-06)
- 抗衰老“神药”的天塌了!Cell子刊:NAD水平下降并没有加速衰老 (2025-05-06)
- 毕马威中国三地联动揭晓新榜单 解码生物科创领航企业全球竞争力 (2025-05-06)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