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叶刀》:成人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行扁桃体切除术临床效果优于保守治疗 |
![]() |
来源:奇点糕 2023-05-23 14:44
纽卡斯尔大学的Janet A Wilson、James O’Hara和他们的研究团队对453名患有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立即接受扁桃体切除术临床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就问谁没有扁桃体发炎过!每一个感冒、喉咙痛的高发季节,网络上都充斥着 你之前没切扁桃体吗? 扁桃体不是不能切吗? 的无限推拉。
数据表明,全世界每年有6亿人受到A型链球菌扁桃体炎的困扰,12%的患者扁桃体炎还会反复发作,造成极大的健康和医疗费用负担。但是,让无数人苦不堪言的扁桃体,切起来心理负担也很大!大多数扁桃体切除术的临床仅限于儿童,成人扁桃体切除术的1级证据很少,不同研究的结论甚至互相矛盾。
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国家指南对成人扁桃体切除术做出明确建议。切了吧,平均休息14天,忍受术后疼痛和并发出血;不切吧,翻来覆去地发作,甚至住院
《》发表的一篇文章终于给成人扁桃体切除术提供了证据支持。纽卡斯尔大学的Janet A Wilson、James O Hara和他们的研究团队对453名患有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的患者进行了随机对照试验,发现立即接受扁桃体切除术临床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
与接受保守治疗的患者相比,立即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在24个月内喉咙痛的天数减少了47%(p<0.0001)。
这是现有评估成人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手术干预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的最大型随机试验。
论文首页截图
研究为多中心、开放标签、随机对照试验,参与者为英国27家医院的16岁或以上的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患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接受扁桃体切除术或进行保守治疗,使用扁桃体结果量表14(TOI-14)评估症状严重程度,定义轻度为0-35、中度36-48、重度49-70;使用12项简明问卷调查(SF-12)评估患者总体健康状况。
研究主要结果为24个月内的喉咙痛天数,次要结果为基线和第6、12、18、24个月时的TOI-14评分,以及为喉咙痛反复发作产生的医疗费用,通过自我报告收集患者的直接和间接费用。
2015年5月至2018年4月,共对4165名复发性急性扁桃体炎患者进行了资格评估,453名患者纳入最终分析,429名患者纳入主要意向性(ITT)分析,其中224名患者接受扁桃体切除术治疗,205名接受保守治疗。参与者中位年龄为23岁,大部分为女性(78%)。
结果显示,有115名(25%)患者有完整的每一周的喉咙痛数据,扁桃体切除术组的数据返回率高于保守治疗组(62% vs 53%)。
在24个月内,扁桃体切除组患者喉咙痛的中位天数为23天(IQR 11-46),保守治疗组喉咙痛中位天数为30天(IQR14-65)。调整基线严重程度后,扁桃体切除术组(n=224)与保守治疗组(n=205)总喉咙痛天数发生率比为0.53,符合方案分析显示发生率比为0.42。
共获得了448名患者的基线TOI-14数据,24个月的报告完成率为44%。两个治疗组的患者TOI-14评分都有改善,但是扁桃体切除术组患者比保守治疗组发生改善时间更早,改善情况更优,SF-12评分也更高。
患者TOI-14评分
安全性分析显示,在231名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患者中,有90名发生了认为与切除术相关的不良事件,最常见的不良事件为出血,严重不良事件被认为与切除术无关。
成本效益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保守治疗,扁桃体切除术在较低成本下提供了更多的健康效益,是具有成本效益的选择。
总的来说,研究表明与保守治疗相比,成年人接受扁桃体切除术在临床上是有效且具有成本效益的,支持成人进行扁桃体切除术。
结合《柳叶刀》为这项迄今最大型成人长期随访研究发布的评论文章,或许,英国40年没有进展的扁桃体切除指南,有希望动一动了?
参考文献:
[1]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0519-6/fulltext#supplementaryMaterial
[2]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cet/article/PIIS0140-6736(23)00673-6/fulltext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100医药网”或“来源:bioon”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100医药网网站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取得书面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100医药网”。其它来源的文章系转载文章,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87%用户都在用100医药网APP 随时阅读、评论、分享交流 请扫描二维码下载->

- 相关报道
-
- Cancer Cell:张建军/吴佳/朱波团队发现肺癌的“癌前拦截”靶点——TIM (2025-05-11)
- Science:我国科学家发现一种人类肠道真菌可以逆转小鼠的肝脏疾病 (2025-05-11)
- 《癌细胞》:“上医治未癌”!华人科学家发现,针对TIM (2025-05-11)
- Cancer Cell:徐淼/李贵登/曹素梅团队通过T细胞测序,实现鼻咽癌早期诊断 (2025-05-10)
- 北京理工大学发表最新Cell论文,发现细菌抗噬菌体免疫新机制 (2025-05-10)
- 罗氏宣布投资超20亿人民币,在华新建生物制药生产基地 (2025-05-10)
- PNAS:每晚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新研究又发现了一个“高效睡眠”的秘密! (2025-05-10)
- Immunity:哈工大黄志伟团队揭示γδ T细胞感知磷酸抗原激活免疫反应的分子机制 (2025-05-09)
- "愈见幸运孚"伤口周 :孚诺医药以科普领航,推动伤口护理科学化 (2025-05-09)
- 《细胞》子刊:1/3中国人受神经系统疾病困扰!首医/疾控团队分析我国近30年神经系统疾病负担,老龄化是主动驱动因素 (2025-05-09)
- 视频新闻
-
- 图片新闻
-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