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医药网首页 > 医药资讯 > 医药企业新闻 > 全国中成药集采:对总盘子、降幅、未中选的预判

全国中成药集采:对总盘子、降幅、未中选的预判

  5月19日,湖北省发出《全国中成药联盟采购公告(第2号)》(以下简称2号公告),公布了全国中成药集采的正式规则,以及16个集采品种的采购量情况,透过这些信息,我们可以做一个简单的研判。

 

  从首年约定采购量看整体盘子的缩水;

 

  降幅预判;

 

  大厂牌的既得利益会被瓜分吗?;

 

  光脚企业有机会抢占市场吗?

 

  未中选的品种还有机会吗?

 

  从首年约定采购量看整体盘子的缩水

 

  此次全国中成药集采是由湖北省医保局牵头的联盟集采,除了湖南和福建,全国其他省市均加入该联盟,因此“湖北第二批”的提法已经成为过去式。这就是全国性的中成药集采。

 

  此次集采按产品通名用分为16个采购组,共有42个品种纳入其中。2号公告公布了各品种的采购量,如下表所示。

 

  从首年采购需求量来看,大部分品种的采购需求量均超过1亿片/粒/支。

 

  华蟾素首年采购需求量超过0.825亿片/粒/支,该品种以胶囊剂销量最大,据药融云全国医院销售数据库,华蟾素胶囊于2021年连续超越康艾注射液与康莱特注射液,首次成为院内抗肿瘤中成药畅销品种第一名,年销售金额约为15亿元。

 

  心可舒采购量为8.2亿片/粒/支,报量最大,这个组别包括片剂、丸剂、颗粒剂三个剂型,其中山东沃华在市场上独占鳌头,占据心可舒绝大部分市场份额。

 

  但其实换算为市场上常见的盒,这一组别的首年采购量大约为3400万盒,每月不到300万盒的销量,报量还是有些保守。(由于各家品种、剂型在市场上的中标价相差过大,此处以数量而非金额来进行对比)

 

  若从数量来看,鸦胆子油乳注射液首年采购需求量大约为606万支,是报量最少的品种。

 

  这一品种在2022年广东联盟(6省132中成药)已经集采过,两家10ml中选,中选价为25.2671元/支(沈阳药大雷允上)、23.4807元/支(白云山明兴);江苏九旭两个规格备选,价格分别为46.3208元/支(10ml)、92.6415元/支(20ml)

 

  如果把鸦胆子油乳注射液,在广东联盟公立医疗机构的报量折算为10ml计算的话,大约为178万支(这一数据不包括民营机构及药店)。广东联盟涵盖6个省,而全国中成药集采联盟则是30个省,对应606万支的采购量,其实并不算多。

 

  因此,从上述两品种的报量来看,总体报量应该是不算充分的。除了医疗机构的积极性之外,集采项目似乎从量价设计上,从源头的总量上进一步控制。也就是说,这些品种一旦被纳入集采,一开始总量就开始缩水。纵观胰岛素国采、广东6省中成药、湖北第一批,莫不如此。

 

  此外,由于集采规则规定,在采购期内,医疗机构采购未中选产品不得超过同采购组实际采购量的10%。因此,想从非带量部分来扩大整体份额的做法,至少在此次中成药集采项目中是行不通的(ps.顺便说一下,江西牵头的23省肝功生化在此处留下了bug,预计该联盟生化试剂的非带量部分依然不会减少)

 

  对此次集采的降幅预判45%-50%是大概率事件

 

  2号公告在规则层面与征求意见稿相比,结构未做改动,但具体的中选触发阈值做了调整。

 

  比如,A组产品报价排序降幅前70%即可中选(这一条不变),调整的是,根据日均费用与同组均值对比,来设定具体的拟中选降幅,分别为35%、45%,如下:

 

  入围企业报价代表品基准价格计算的日均费用不高于同采购组 日均费用均值的,其报价代表品报价降幅大于 35%;入围企业报价代表 品基准价格计算的日均费用高于同采购组日均费用均值的,其报价代表 品报价降幅大于45%。

 

  这是一个类似价格的“稳定器”,日均费用与同组均值做对比,高于均值的,降幅大于35%即可中选;低于均值的,则降幅需要大于45%。

 

  因此,从这一条规则的调整,可以看出政策制定者对价格,并非一味追求最低:

 

  同组降幅排序,前70%拟中选,淘汰降幅达不到要求的那30%;

 

  或者,用日均费用进行比对,35%-45%的降幅是需要的,但太高,也没这个必要。

 

  此外,还有复活机制,也确保只要有心参与集采,价格不是太高,总有兜底的资格。

 

  当然,企业不会这么考虑,毕竟竞品之间存在博弈,都怕中不了标,失掉至少2年的医院机会。因此,整体看,这16个产品组,45%-50%之间的降幅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大厂牌的既得利益会被瓜分吗光脚企业有机会抢占市场吗

 

  这是化学药集采的逻辑,光脚的不怕穿鞋的,但对于中成药,我们要看到与化学药不同的逻辑。

 

  化学药是标准化的产品,同一个分子式下,只要过评且充分竞争,理论上都可以忽略价格以外的因素同台竞技,依靠价格获胜拿到存量份额。

 

  而对于非标准化或标准化较差的产品,例如医用耗材、胰岛素、中成药,这个逻辑就不成立,因为没有统一的分子式或通用名,存在混乱、复杂的分类和标准。

 

  再加上中成药的供应很大程度上依赖靠天吃饭的中药材,不稳定的中药材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了中成药的成本,最终反应在临床用药上。

 

  目前,各类集采项目的基调是“稳”,既要挤出虚高的价格水分,也要稳定的供应,还要确保质量。因此,对于这些品类的集采,保持临床的用药格局,不做太大的颠覆式调整,是应有之义。

 

  因此,不需要瞎猜,也不需要四处打听小道消息,或是竞品究竟如何报价。只需要搞懂政策制定的逻辑,对整体基调的认知是可以把握的。

 

  如果你还是不放心,那么可以具体看一下中选规则,6:4的价格/技术综合评标,以及各类指标分值的计算方式,应该可以明白,大企业、以及之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的企业还是继续占优,光脚的企业想逆袭,不是不可能,但代价太高昂,如果高到牺牲产品质量和稳定供应,这个风险是不能冒的。

 

  再看看采购量分配方式,其实方案呈现的总的采购量和中选结果出来后分配给医疗机构的采购量不是一回事。前者是一个总数,是各厂牌的汇总;而后面具体分配量,则是之前各自品种在医院的存量,也就是分配的,不过是自己之前的采购量而已。

 

  何况,根据不同的中选结果,拟中选、议价中选和增补拟中选能够分配到的采购量是不同的,降幅最高的厂牌,采购量100%归自己,降幅次之或靠复活机制的厂牌,能拿到的采购量继续缩水。

 

  未中选的品种还有机会吗

 

  未中选企业,包括未参与企业,即便之前在医院有一定存量,但规则卡的死死的,除了被监控管理外,采购量就限定在同组采购量的10%以内,实际采购量不得超过需求量的50%,计算下来,也就是采购量不能超过同组实际采购的5%。这一规定,和广东的自主采购类似。5%的限额,几乎就是各省给医疗机构的自主采购的极限。

 

  采购周期内,未中选产品和未有中选企业的采购组药品均纳入联盟地区监控管理。医疗机构采购未中选产品不得超过同采购组实际采购量的 10%;确需使用未有中选企业的采购组药品,须向医保部门提出采购需求并说明情况,实际采购量不得超过采购需求量的 50%,具体办法由联盟地区在执行文件中规定。

 

  因此,对于有存量的厂牌,不中选是不行的,不跟标更是万万不行。随着公立医疗机构对存量产品的调整(比如基药1+X用药模式,或是用药总数封顶),一旦离开医院,在医院的名额马上被其他品种所顶替,想再次回到医院,甚至比一个新品种进院更困难。医院有的是大把的搪塞理由。

 

  中成药集采还未开始报价,朋友圈已有招商广告,直接对标集采品种搞“替代策略”,竞争就是这么残酷。还是积极跟标,先中选了保留资格再说。

医药网新闻
返回顶部】【打印】【关闭
扫描100医药网微信二维码
视频新闻
图片新闻
医药网免责声明:
  • 本公司对医药网上刊登之所有信息不声明或保证其内容之正确性或可靠性;您于此接受并承认信赖任何信息所生之风险应自行承担。本公司,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医药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联系QQ:896150040